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樊枫:美术馆要为城市收藏未来(组图)

樊枫:美术馆要为城市收藏未来(组图)

2018-01-03 12:30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樊枫樊枫

《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在武汉美术馆展出,观众排队两小时才能入馆《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在武汉美术馆展出,观众排队两小时才能入馆

2017年底,《写生二十年》《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接连在武汉美术馆展出,一流的本土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大师同时对话,给武汉市民献上新年首场艺术盛宴。2018年适逢武汉美术馆新馆建成10周年,上月31日,记者采访了这一系列大师展背后的“推手”——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

收藏不起大师,

就用超前眼光收藏70后画家作品

从法国圣埃蒂安大都会艺术馆远道而来的《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最有知名度的艺术大师当数莫奈、毕加索。樊枫透露,由于毕加索作品曾于2010年随《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捐赠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展出过,莫奈的圆形《睡莲》,作为他250幅睡莲系列中仅有的四幅圆形画之一,成为此次展览的最大亮点。

我们的采访在位于美术馆四楼的樊枫办公室进行,楼下静静排队入场的观众,让他不时推开窗子看几眼,既兴奋又感慨:“观众还是想看好的展览。昨天队伍还长些,都排到对街的物外书店了,观众排队两小时才能入场,说明武汉观众有眼力、素质高。”

随《睡莲》一同展出的50件作品,均来自法国圣埃蒂安大都会艺术馆。百度资料显示,作为法国东南部卢瓦尔省省会城市的圣埃蒂安市,全市人口40余万,其艺术馆藏作品却已超2万件,这令樊枫相当羡慕。同样专注于现当代中国画作品收藏与研究的武汉美术馆,新馆落成10周年,目前馆藏国画、油画、版画、摄影等作品3000余件。这个数字,离10万藏品的“国际标配”还有不少距离。经费不足是全世界所有美术馆的难题。

作为馆长,樊枫深知馆藏作品的多寡,关系到美术馆的硬实力,也是为城市做文化财富积累。一个美术馆没有学术和收藏,就没有未来。圣埃蒂安艺术馆受益个人捐赠、遗赠和大企业资助,但我国目前尚没有出台税收等相关鼓励政策来促进藏家、机构捐赠作品,因此美术馆的捐赠作品增长速度很慢。武汉美术馆作为年轻的美术馆,收藏不起大师作品,但可以用超前眼光收藏未来。作为暂时性的策略,目前美术馆采取以展代收,用展厅的费用换取画家们的作品。

按照艺术品收藏规律,美术馆收藏一般走在画廊的后面。近几年,武汉美术馆甚至超前于画廊去发掘一些新的艺术家,把整个收藏的状态推前。美术馆的“繁星计划”品牌展,就是通过展示70后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打造艺坛新星。在樊枫看来,70后这一代画家正在走向成熟,给他们提供展览的舞台,和全国优秀艺术家同台比较,找自信,找差距,在竞争中快速成长。

此外,美术馆还打造了“武汉印象”品牌策展,几届办下来,慢慢积累了湖北省教师群体作品、画院系统作品展等。在樊枫看来,为本土年轻艺术家、书法家、雕塑家策展,是地方美术馆的责任。既宣传他们,同时将其纳入到国家收藏里面,保护地域文化,对年轻艺术家也是一种肯定和激励。

做水墨文章,

把外国观众吸引到中国文化里

2015年,武汉美术馆被评为全国重点美术馆,开始加大国际交流,将优质展览引进来,也让中国展览走出去。武汉美术馆在每年的展览设计上,都要有亮点,形成自己的品牌。2017年推出的水墨双年展便是其中之一。水墨双年展脱胎于武汉美术馆的“水墨文章”品牌展,用最具中国特点的水墨画,表达对中国文化和当代艺术的思考,探讨如何让水墨进入世界领域。

首届水墨双年展,既有湖北省博物馆馆藏作品展,通过董其昌、吴昌硕、傅抱石的作品让观众见识传统水墨的经典魅力,也展出国外艺术家用拼贴、装置、摄影等各种艺术方式“玩转”水墨的作品。在《笔墨与都市》展上,樊枫作为都市水墨派代表画家,展出了2017年新作《新自行车王国》《机场》以及“欧来欧去”系列部分作品。

樊枫坦言,“欧来欧去”系列里,他用水墨画外国观众熟悉的地标,如佛罗伦萨教堂,画巴黎画莫斯科街道,用中国的思维、文化习惯表达欧洲人的建筑和生活,目的就是将外国观众吸引到中国文化里来。“虽然是不一样的表达,但他们觉得很亲切。你若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你就能感受到水墨的魅力。”“欧来欧去”系列创作,樊枫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画出中国文化的自信,要画到外国观众的心里去。这些作品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评论家彭德认为,此前欧洲人对中国水墨画不太熟悉,看了樊枫的作品之后,开始发生兴趣。

樊枫也用水墨画过芝加哥系列。这个美国工业革命重镇,仍保留了古老的轻轨钢铁桥,旧工业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余热,新旧并陈,体现了城市的包容。武汉曾有东方芝加哥之称,京汉铁路开通后,火车一响,四川、河南、江苏等地的人到武汉谋求黄金万两,才形成今天的武汉。当水墨语言和城市背后的故事联系起来,全世界观众都能读懂。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