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民国美术史上的“社团现象”(组图)

民国美术史上的“社团现象”(组图)

2018-01-29 15:22 文章来源:收藏杂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934年宣南画社成员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的合照1934年宣南画社成员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的合照

成立于1915年的“宣南画社”,是民国初期北京最早出现的美术社团之一。其建立时间早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国画研究会,为民国初期北京美术社团的创立开创了先河。

民国美术社团大量涌现的原因

民国时期美术社团大量涌现,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政治原因

从政治层面看,剧烈的政治变革让文人学者及书画家们无所适从,大批从满清政治舞台上退下来的前朝官僚和仕途受挫的文人,纷纷转而成为专业的或“票友式”的书画家,以书画自娱或谋生。而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个人政治前途的迷茫与失意,民国时期的书画家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求政治和艺术上志同道合的知音,更渴望在自己的组织内讨生活,书画家们结社组会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此外,近代兵燹战乱之中,大量珍贵书画文物遭受破坏纷纷流失,这也是促使画家结社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希望借助社团和群体的力量,在动荡时局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古书画文物。

如上世纪20年代初,吴法鼎等人在北京创办“古艺术保存会”,其主旨就在于“藉以研究和宣传中国古代艺术的价值,呼吁当局和广大民众珍视文物,保护文物”。1924年由黄宾虹、王震(字一亭)等人发起成立的“上海中国书画保存会”,更是以保存书画为己任。该会成立之初就针对“日人对我中华国粹,几购买一空,流于东海,不可胜计”之严峻形势,呼吁和号召国人“无论何国人士,以重价购我国粹,一概勿卖,籍资保存”。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