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文物重器频出海:探索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图)

文物重器频出海:探索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图)

2018-03-13 09:18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许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月24日,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石窟艺术展在意大利威尼斯揭幕,纪录片《记忆迷城-敦煌和威尼斯》同期发布。2月26日,“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的青铜器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开幕,来自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们集体亮相。

两场同期举行的展览都有着极高的规格以及多样的策展形式。文物重器的频繁“出海”,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

敦煌艺术“走出去”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同批被列入的还有意大利水城威尼斯。2月24日,敦煌文化展览“丝路明珠”在威尼斯Ca‘ Foscari大学展览空间揭幕,当日,意大利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参观了展览。

据Ca‘ Foscari大学官方新闻,在展览揭幕仪式上,Ca’ Foscari大学校长迈克尔·布格里斯(Michele Bugliesi)介绍了敦煌与威尼斯两座城市的渊源:“威尼斯被称为‘亚得里亚海上的明珠’,而敦煌则被称为沙漠之都,是戈壁中的明珠。威尼斯因其水路通达而成为了欧洲重要的商业中心,而敦煌则因其地处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也是中国古代的商业重镇。威尼斯是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出生地,而敦煌则是他旅行路上的必经之地。”

本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威尼斯Ca‘ Foscari大学和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联合举办,由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及旅游部(MIBACT)和威尼斯市政府共同资助。

据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介绍:“本次展览由80件临摹壁画、雕塑作品及实物模型构成,期间还将陆续举办《丝路味道:中意手工面食文化交流》、敦煌文化高峰论坛、中国年推介、敦煌艺术活化剧场《庆元宵》等大型活动。”

据敦煌研究院消息,展览现场提供了多种数字化手段,对敦煌的历史风貌进行重现,通过七个章节主题的展览,表现了敦煌在公元4世纪至公元14世纪这1000年间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特征。通过壁画和雕塑,介绍了敦煌壁画中展现出历史、宗教、社会生活及艺术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在展览的最后一个章节,则记录了敦煌研究院自1944年成立以来,对敦煌持之以恒的保护、探索和修复。

在展览开幕现场,王旭东表示:“敦煌壁画和彩塑中既融汇了佛教尊像画、故事画的内容,又受到中国传统建筑和艺术风格的影响。这一方面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希望‘走出去’,了解外面世界的愿景。”

青铜重器首次海外之旅

想要“走出去”交流的不只敦煌艺术。作为最著名的“出海”文物之一,敦煌艺术早已被海外观众熟知,而2月26日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对海外受众而言则略显陌生。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向读者介绍了青铜器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青铜礼器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天命’观念,对统治者而言,青铜器意味着王权的合法性。”在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青铜器后,华尔街日报补充表示,有不少展品是首次离开中国国境,前往海外展出。

据上海博物馆消息,本次展览共有180件作品,展览主要分五个部分,首先集中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颜色、造型、组合特征,并设专室凸显“礼器”概念;而后分别以宋徽宗、清乾隆帝对青铜器的收藏、著录为代表,展示宋代、清代皇室藏古及仿古行为,以及由皇室引领的收藏文化;再延及清代文人收藏,以及当代对青铜文化的回望。

其中,上海博物馆提供了30件馆藏青铜器珍品,包括2010年斥巨资从海外购回的商代晚期青铜器小臣系卣。这也是自2010年起,该文物的首次海外之旅。北京故宫博物院借展了被称为“天下第一鬲”的师趛鬲,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则带来了镇馆之宝,保存完整、精美绝伦的全套西周祭祀礼器“柉禁组器”。另有一部分展品借展自美国部分私人收藏。

西方受众加深认知

这场重量级青铜器展览的主要策展人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管汪涛教授。在接受《芝加哥论坛报》采访时,汪涛表示:“本次展览不仅要介绍中国的青铜时代特征,也希望向观众展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各朝各代的皇帝及知识分子对青铜器收藏的痴迷,以及青铜器艺术对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影响。”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是美国第二大博物馆,其亚洲艺术展区及相关研究历史悠久。据《芝加哥论坛报》报道,该博物馆将会在接下来几年中大幅扩充亚洲艺术的研究和展览规模。“本次与中国国内主要博物馆的合作,对我们而言更像是一种声明。”汪涛教授表示,“我们希望让芝加哥成为研究亚洲艺术的中心之一。”

谈到本次的青铜器展览,汪涛表示:“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最普遍认知是瓷器,其次是中国绘画,而本次展览中,芝加哥则有机会体验一种更古老的中国艺术——青铜器。”

汪涛为本次展览撰写了介绍辞。在文稿中,他向西方受众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先的文化,对比了这种祭祀形式与西方宗教的差异。同时介绍了12世纪以来,青铜器对学者和艺术家的启迪。“对于学者而言,青铜器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考证和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而对艺术家来说,青铜器则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汪涛引用了苏轼的物我观“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来总结本次策展。他把欣赏和研究青铜器的过程称之为“阅读”,希望西方受众能在参观时感受一件文物在历史不同时期,使用、呈现、研究和收藏的鲜活状态。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