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初、摄影技术尚未被发明之前,肖像画作是人们用来记录容姿面貌的唯一手法。肖像画起源于以神话角色及宗教人物为中心的宗教容像,而以真实人物作为主题的肖像画则可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肖像画作追求真实地传达人物神态,重视画家与模特儿之间的交流对话,以精确表达模特儿的个性、气质和品味。然而,自从摄明技术发明后,通过摄影照片已可捕捉人物最真实的面容身姿,肖像画也由此历经演变,更侧重于艺术家对眼前人的理解与诠释。时至今日,当艺术家绘画肖像时,也未必就有一位特定的模特儿坐在前方,反而更多地是通过肖像画这种艺术形式来传达艺术家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不同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批判。
3月29日,香港「FIRST OPEN | Hong Kong」专拍将呈献一系列来自中外艺术家的出色肖像画作,并以「另一种肖像」为主题精心策展,期望让大家从画中人的背后读到不一样的故事,深入发掘艺术家的思维概念和感性一面。佳士得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专家林雅晶从中挑选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此为我们作深入解读。
相由心生
人们常说「相由心生」,但肖像画除了反映画中人的性格神情之外,更如同一个人的字迹一样,同时显露出画家创作时的心理状态。乔治·康多(George Condo)以「心理立体主义」的手法重构人物的五官面貌,突显躁动张扬的表情,反映出画家悖逆的心态。康多笔下直率而粗犷的线条毫不犹豫,重塑人类心灵的基本素质,成为其作品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