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 再见吧·小路 布面油画 80×150cm 1980年
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的艺术创作大致分为3个历史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美院在“伤痕”和“乡土”时期涌现出一批影响中国画坛的艺术家,由于作品的风格和精神内涵的表现有着某种相似性,当时的理论界将他们称为“四川画派”。实际上,四川油画创造的第一个高峰便是“四川画派”时期,以高小华、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等为代表,创作了《为什么》《1968年×月×日·雪》《父亲》《春风已经苏醒》等一批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1980年代中期,伴随“新潮美术”的兴起,在追求文化现代性建设的思潮下,出现了以张晓刚、叶永青等为代表的“西南生命流”风格,同时,81级、82级中间年龄层推动着乡土现实主义向象征主义、现代主义风格的转变。
另一个高峰从1990年代初开始,集中体现在1992年到1998年之间,主要以1993年的“中国经验”展和1994年的“陌生情景”展为标志,以张晓刚、叶永青、周春芽、王川,更为年轻一代的忻海洲、郭伟、陈文波、何森、赵能智、钟飙、郭晋、谢南星、张小涛等为代表,他们注重作品对本土文化的“中国经验”的表达,关注都市文化语境下的生存状况,强化个人的生命体验。
2000年以来,四川美院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譬如有以日常、微观、身份、青春话语等为主题的“新现实主义”倾向,有强调图像与消费时代的“新卡通”;有重视媒介与观念表达的实验艺术,也有借助科技与互动技术,并且有跨学科特征的综合性艺术等等。
回顾过去30多年的发展,四川美院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版图中的重镇,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代表性的作品。优秀艺术人才的不断涌现与创作领域所有取得的成绩与四川美院长期致力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1980年代伊始,四川美院的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体系与传统。1982年3月,受文化部委托在校召开了“全国艺术院校创作教学座谈会”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院长叶毓山先生提出的“创作带动教学”,形成了川美“出作品、出人才”的血统和传统。1990年代中后期,以油画系、雕塑系等系科为代表,不断践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入2000年以后,川美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是完成老校区的搬迁,为建设一流的美术学院夯实硬件基础;另一方面是打造一流的学科与一流的专业。近年来,川美建了新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等,同时,通过多个艺术实验人才培养班,形成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然,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新的历史情景与不同的文化诉求,既为美术学院的发展创造了历史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过去相对单一、僵化、程序化的学院教育比较,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后学院”时期,在这个新的阶段,艺术的功能与意义也发生了大的变化。譬如,就艺术本体与媒介范畴,今天艺术能否结合建筑、装置、影像、行为、表演等语言方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艺术?就艺术的功能来说,能否离开画室,逃离美术馆,让艺术走向公共空间、走向社区,成为一种新型的或具有交往性的艺术?就形态而言,能否结合新的科学技术、生物技术、拓展既有的形态边界,提供全新的艺术感知与接受方式?同时,艺术创作能否衍生为一种知识性生产?这些问题,既与艺术创作有关,也涉及到艺术教育模式、学院艺术管理等多方面的转变。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与“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都亟待我们提出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就四川美院过去的艺术创作,总体来讲,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的艺术家始终关注现实,能把握时代的发展潮流,用作品去反映当代的精神风貌与文化气质。同时,不管是从艺术群体,还是从艺术思潮的角度入手,四川美院及其涌现出的艺术现象都值得去研究、去讨论。如果将其作为一个个案,可以从一个地方性的创作群体向国际化的发展的过程中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梳理和澄明地域性与民族性、本土化与现代性、当代性与国际性等诸多概念的边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