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景象(地铁通勤者)》,定制电子元件,1152块LED,电线,钢,72 x 46 x 38 英寸,吉姆·坎贝尔,2011
张培力的艺术创作是受到科学工具、图像、技术和材料的启发,体现出大众文化对于科学的兴趣。而吉姆·坎贝尔的艺术创作是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去表现艺术,这种阐释和转化都是基于一种编码技术。早期天文、数学、物理、光学、医学、心理学、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的发展赋予了艺术家很多灵感,画家用数学创造了线性透视法、利用照相暗箱技术将光学和数学原理相结合进行风景绘画。而基于化学技术的摄影术刚刚问世,艺术家就开始使用相机镜头拍摄的高度写实图进行复制与拼贴创作。但是后来科学家开始跨界进入艺术领域创作科学的作品,例如生物学家、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创作的海绵、原生动物和海星的精细的水彩画和素描就让艺术史学家们叹为观止;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哈罗德·埃杰顿(Harold Edgerton)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期间拍摄的瞬时定格照片,后来就被摄影史的教材收录。所以艺术与科学的边界在当下变得越来越模糊。
策展人张尕在开幕式前的对谈中提到,他之所以会将这两位艺术家的双个展作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2018年的开年展,也是基于两位艺术家都曾经对于电子设备与录像像素产生浓厚的兴趣。两个人开始介入影像艺术的创作时间也较为相同。张培力有“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的称号,自1988年推出国内首个录像作品《30×30》后就一直投身于影像与装置艺术。而吉姆·坎贝尔的电子媒体装置作品页在1990年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参加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十五周年“海湾地区媒体”展览与旧金山爱莫利维尔市一个艺术工作室举办的“内部紧张(Inner Tensions)”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