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
我认为胡老师的作品与他个性极相似,是属于“画如其人”中的大气量,有三方面特点:
首先是气壮山河的山水性情,这可能与雁荡山水的滋养、温州山海文化的根脉、南人北相的性情等有直接关联。他将雁荡自然山水与心中理想山水以雄浑的笔墨进行融合与再造,他倾注了大量精力来探索着介于崇高与壮美之间的境界,其笔墨结构中呈现出《诗品·雄浑》所讲的“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的境象。
第二,以笔墨结构的设计与重构来融通写生与创作间的界限。透过作品中笔墨本体与形式语言,可以看到他所进行的探索,例如近十年来的作品所呈现的不再是传统山水画的三段式,而是一种以心观象的方式来体察自然、生活乃至宇宙。画中主要呈现的画材是山石,而少点景,就如吴昌硕极少画禽鸟相似,小鸟与小树皆不足以支撑他们那种雄浑的气象。他不仅吸收了龚贤积墨法,而且在研究探索“宋人丘壑,千笔万笔无笔不简,不在迹,而在意,元人山水三笔两笔,无笔不繁。”的审美境界中注意到了知简知繁的核心是笔法尤在笔力,其作品雄浑气象亦来自于笔笔见笔的力量。他极善于画中留白的经营,将黄宾虹“一烛之光皆室通明”观念运用于造境,将一种浑厚与透亮的境象直至人的内心,我想这也许是他心中所要构建的理想精神家园。
第三,画如其人与笔墨相表里的境界。胡老师这种为人的大气以及他外显为笔墨的自由与浑厚,映射出人生心无旁骛的一种境界。
主持人杨振宇:
三十多年以前,一个小学生跟胡老师学画,三十年过去了,这位小学生也已经成了教授和知名艺术家。我发现,海勇教授跟胡老师一样,也是转益多师,南北兼容,真是一脉相承。
陈永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潘天寿纪念馆馆长):
我简短地说一下对胡老师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他的山水画创作有两种主要的倾向:
一类为意象性的作品。胡老师深受雁荡烟云滋养,自然很多作品以雁荡为表现题材。雁荡山水奇秀,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多有吟咏和艺术创作。胡老师画雁荡题材作品,像《石门》、《灵峰》等是近十年前的作品。我比较喜欢这些作品,笔墨变化较为丰富,章法上也精心经营。比如画《灵峰》,没有突出灵峰高耸的山头,而是突出了两峰合掌的幽深奇奥,用中景留出的云气来衬托灵峰的高耸。《石门》夸张了一正一欹的山势,题款是“酒后神来之笔”。画家说“醉后”或“酒后”,好像是偶得,其实如果没有对雁山深入骨髓的熟悉,还有徘徊往复的观察体认,哪里来的神来之笔呢?所以我说,胡老师画雁山,画出了自己对雁山的认识和感情,是让人心有戚戚的。历史上那么多画家画雁荡山,要画出自己的特色实属不易。情与物遇,目击道存,这里胡老师抓住了中国艺术最根本的特点,也就是寄意于象。有时虽然只是状物,但是因为有画家心灵的剪裁,渗透了画家的情感,所以就具有了与别人不一样的审美情趣。我把这类作品称为意象性作品。
胡老师还有一类作品,以造境为主。如果说雁荡题材的作品所体现的是境内之象的话,这一类作品就是象外之境,通过高山大川的组合,营造能激发欣赏者想象驰骋的空间。《脊梁》《砥柱》《大岳无言》等都是这样的作品。这些山水都不是对某一个具体地方山水的描写,而都一种主体化山水,是着染了画家“自我色彩”的主体化山水。这些山水不仅体量巨大,赋予它们丰富的皴擦,更显体实质坚,更有苍茫杳然、亘古不变的沉穆感。如果说意象性作品有胡老师自己身历的实境的话,那么造境式作品有时候可能是一种想象和画家有意渲染的环境,其目的是要突出他想要表达的心境,或者说是对世界的一种认知。
胡老师近两年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虚实相生的方法用得更多了。中国艺术意境的生发,很多本来就借助于虚实的处理来达到。只有虚实相生,画面才能神气灵动。空不是仅仅指空白,实也仅仅是实际描绘的东西。虚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清代笪重光曾有言:“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空是很难图绘的,要通过实景来体现,神气也无法实在地描绘,只有通过真实之境才能生发。我想胡老师接下去一定会在这个方向上作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王一鸣(贾又福艺术工作室助理、学术委员会委员):
我一进场馆扑面而来的那种气息,给人内心的、心灵的震撼,胡铁铮的性格和他的作品应该说是相得益彰。我想到《中庸》里的一句话:“天生之物,因其势而笃行”,胡铁铮内心的奔放,造就了他手下创作的巨制,大山、大水、大开大合。这种精神应该是他和我们一样,得益于贾老师的教育,追求一种新的行式,尤其对中国文化、对山河大地生生不息的生命感的把握与表现。
在胡铁铮的作品中能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就如《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向我们传达一种正的能量。如果是说画有南北之分的话,可能北方将山水之大体现得比较淋漓尽致,胡铁铮对此是有借鉴的。他谦虚地说是贾又福先生的学生,但是贾先生很谦虚的说他们是朋友,实际上这是一种态度,对艺术的态度。我们作为贾又福的学生,可能我们有一脉相通的东西,那就是笨、慢,所以我们和贾老师的师生巡回展,题目就叫苦行探道。苦行探道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治学态度,我们也确实能体会到胡铁铮那种苦行探道的精神,全身心的去投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值得我们工作室其他同学学习。
黄松清(画展项目人、山水画家):
作为这个展览的项目人,我见证了展览的整个过程,有几个感动与大家分享:
第一就是胡老师“苦行探道”的精神。“苦行探道”是贾又福老师要求学生对待艺术实践的一种态度,在胡老师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胡老师早年师从江南清雅画风的林曦明老师, 2003年再去北京拜贾又福老师为师,贾老师画面苍茫厚重,两个画风之间跨度较大,胡铁铮老师不拘门户,兼收并蓄,很好的体现了探索求道的精神。他的作品基本都是大作,每一件都层层渲染的,没有十天八天是完不成的,磅礴气势中显现了他愚公移山的毅力。限于展览条件,只展了70 余件作品,胡老师还有将近三分之二作品未能展出。
第二个感动是胡老师作为我们典型的江南秀美山水滋养的艺术家,却能很好的把握北方山水的感觉。很明显,胡老师结合了传统北派山水画法,把荆浩、关仝、龚半千、李可染的经验和现实山水的体感肌理结合得自然轻松,探索出了一套科学成熟的表现方法,展现了北方山水的灵魂。
第三个感动是胡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位纯粹的艺术家,胡老师埋头学问和创作,无暇顾及展览琐碎。而作为个人大展,其千头万绪,需要一定的展览策划经验。胡老师的学生——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赵辉和刘海勇,从展览的组织策划,到展览方案、装裱布展,不辞辛劳,使展览完美展现胡老师的学术思想。今天的开幕式、研讨会可谓高朋满座,理论界、美术界的专家及温州的来宾,真是群贤毕至,从中也可发现胡老师的人格魅力。
赵辉(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研究馆员)
我结合胡老师的艺术,就中国画与传统问题简单谈两点看法:
一、 传统的多元性
在当下提起中国画传统往往首推自元明以来兴起的文人画,认为这才是中国画的正宗。我们并不非议文人画传统,但必须认识到它绝非中国艺术传统的全部所在。且不论百科全书式敦煌艺术、也不谈隋唐的青绿山水,只讲五代与两宋的山水画,就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丰碑,毋庸讳言,胡老师的画正是源出于此。
二、 传统的生成性
中国画最注重的是继承传统,那自然是天经地义。但今天的创新也将明天的传统,我们总是希望从传统中吸收,很少想到如何反哺传统,我们对于未来传统的贡献。胡老师努力开拓一种山水画新的图式,用他自己的图式表达他胸中的境界,我想这也许是胡铁铮希望通过自己的创新,对传统作出自己的贡献。
坦率地讲,胡铁铮老师的画也有不足,他经常有意无意地违背一些最为基本的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语言法则。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有悖常理的背叛,何尝不是创新的一种原始动力。
在我与胡老师的接触过程中看到一个艺术之外又与艺术相关的胡铁铮。看到了他的真性情,画如其人,他的画就如他的人,是有真性情。他孜孜不倦几十年,每天面对青灯读书、作画,做着同样的功课,守着一颗平常心,不患得不患失,不为时风所动。他的这种坚毅与执着转化成他画中的磐石。
胡铁铮:
首先表示感谢,感谢老师、朋友、同道。我进了这个山水画门以后,把自己心里的感受、感想、感情以及意境画出来,不管它南北,只是想画出我真正想要表现的境界。刚才戴家妙先生也提到“法无古今”,有些人就是被法困住,有很多顾虑,我没有,我就画自己的,你说好也可以,不好的也可以,因为,这是我心中的感受、心中理想的境界。谢谢大家!
在研讨会上作发言的还有杭州画院原副院长郎承文、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郑岳华、著名评论家郑竺三等,及乐清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金才、乐清市博物馆馆长朱海永、周昌谷艺术馆馆长傅海馨、乐清柳川书画院院长胡万良等,限于篇幅未能发表。此外,原乐清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陈华荣先生,以及来自书画界的朋友陈品超、周方德、尚文光、邵通尧、戴成夫、朱方炎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