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青铜“三颂”:记录周代礼制(组图)

青铜“三颂”:记录周代礼制(组图)

2018-05-15 09:3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许满贵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7-1)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周晚期颂壶,失盖,高51.7厘米,造型相同。

(图5)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周晚期颂壶,失盖,高51.7厘米,造型相同。

(图7-2)颂壶器身铭文拓本,国家博物馆藏

(图6)颂壶器身铭文拓本,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颂壶”(图5),高51.7厘米。形制硕大庄重、纹饰瑰丽,重心在器腹下部,腹呈椭方形。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壶颈部为波状纹(环带纹),其结构似为腹部蛟龙纹的抽象表现形式。上下曲线波谷与波峰相反相成,造成统一中的变化。盖与圈足分别饰仰复莲瓣纹(垂鳞纹),起棱,上下呼应。盖沿饰窃曲纹。壶腹部四面主体纹饰为浮雕蛟龙纹。一首双身,突起于器表,其断面呈半圆形,辅以阴线刻纹。在蛟龙躯体上和纹饰空白部位,穿插以C形纹、夔纹。蛟尾在器腹转折处成龙首而与侧面蛟龙纹躯体相衔接。正、侧面纹饰结构严谨而又富于变化。整个壶体花纹一反主轴中线、两两对称的铺排,而用连续环接的纹饰,纹饰线条流畅活泼,表现了青铜器艺术发展到西周后期审美倾向的新变化。颂壶口沿内环壁及盖口外壁四周铸铭151字,两处铭文(图6)的内容相同。这件颂壶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颂壶相比,虽壶盖已佚,但形制几乎一模一样,大小相近,纹饰相类,作器者相同,可以肯定就是当初成双成对的存世之物。

“三颂”金文工整秀丽、典雅规范,书体遒劲、雄肆奇美。无论上下左右,成列成行,布局整齐,书体规范,大小均匀,笔画粗细一致,起笔停笔不露锋芒,笔画转折处作圆弧形,都是西周后期的风格,它和商代晚期到西周前期那种字的大小常不相同、起笔收笔多尖锐出锋、笔画转折处多作方折的所谓波磔体的青铜器铭文有了明显的区别。“三颂”铜器铭文既是西周晚期金文最成熟的形态,又是书法艺术的杰作,为西周王室所使用的标准书体,被后世称为临习金文的最理想的范本之一。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