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博物馆里惟妙惟肖的熊文物(组图)

博物馆里惟妙惟肖的熊文物(组图)

2018-06-21 09:35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2

图3

1976年在陕西兴平西吴乡北村出土的一件西汉陶熊(图2),则采用了“因势象形”的抽象技法,简括、传神地表现了具有生命力的陶熊艺术形象,带有浓郁的汉代雕塑艺术特点。这件雕塑高16.7、宽10.1厘米,呈站立姿态的陶熊,头顶有一圆孔,躯干中空,应属于随葬的明器,为蜡烛插座之类的器物,现藏于茂陵博物馆。其整体造型简洁,细部少有表现,憨厚的神态为刻画重点,风格颇为朴实。尤其是它那张开的大嘴,像是一辈子没有吃饱似的,特别令人忍俊不止。且其气势粗朴雄浑,肢体、身躯浑然一体,细部略加刻画就现出形象的本质特征。同时陶熊未作一般的张牙舞爪之态,表现手法亦为象征主义,其刀法却单纯洗练,石纹简括无华,且熊的形象显得非常的沉稳有力。熊作为古代造型文物的主题,而广受人们的喜爱,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它为瑞祥之兽。这是台北故宫珍藏的一件清乾隆玉熊形尊(图3),其瑞祥之气溢于言表。它高9.1、横长9.1、纵长6厘米,由白玉制成。其润泽通透,料性甚佳,包浆纯熟。形象拟人的熊尊呈坐姿,以立体圆雕技法雕出其圆浑健壮、肉丰骨劲的基本形态,全身线条流畅优美。鼓腹圆脑,双乳下垂,四肢粗壮,肩背丰隆,腰部略细。低颈颔首,圆眼微凸,炯炯有神,长嘴张口,露出的颗颗獠牙排列整齐,双耳竖起贴于身后之柱形圆筒,转折自然。左臂向左伸出,抬掌似为抵御何物,熊掌雕刻生动,肥厚圆硕,趾爪细节清晰;右臂弯曲上举,手托一个丰润圆球。左腿亦前伸,右腿蜷曲收拢于腹前,通体结构圆润,各个视角的线条均体现出拙笨质朴的美感。其颈背处突出一管,管背阴刻有三行“大清乾隆仿古”隶款。无怪乎乾隆爷对这“呆萌”的猛兽,竟然会爱不释手。

另外笔者还了解到,我国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认为熊是一种非常神圣的动物,且十分崇拜熊,甚至还流传着许多熊是人的祖先之传说。关于此类“熊出没”的文物,还有待人们去发掘、研究。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