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外来器物和中国文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组图)

外来器物和中国文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组图)

2018-06-25 09:46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齐东方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粟特式带把杯

唐式带把杯及其装饰细部

唐代“胡瓶”的出现和流行更是对外来器物的直接接受。胡瓶器身椭圆形,细长颈,流口作鸟啄形,带盖,口部到腹部有弯曲的把。文献记载它来自东罗马等地,形状奇特。唐代的吐蕃人、安禄山等都向朝廷进献过“胡瓶”。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一件银平脱漆胡瓶,书于天平胜宝八年(公元756 年)的《东大寺献物帐》上称之为“漆胡瓶一口”。胡瓶虽然不是中原汉人的发明,但使用起来方便,很快成为唐人生活中新崛起的器类,并用陶瓷制作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比器物更为重要还有家具的变化,中国古人原本席地而坐,相配合的家具是低矮的几、案之类,后来从西域传来一种便于携带的轻便坐具“胡床”,即今天还在使用的轻便的折叠凳,也就是俗称的“马扎儿”。胡床在隋代以后改名为“交床”,使用时是下垂双腿,双足着地。又受佛教的垂脚坐式的影响,最终出现了高腿椅子。高背椅子在唐代叫绳床或倚床,宋代有人作了明确的解释,说是一种可以垂足靠背的坐具。唐末木字旁的“椅”字正式出现。宋代以后人们终于改变了跪坐的习惯。

起居方式会引发了生活习俗的一系列变革。高腿家具与席地而坐迥然不同,与椅子配套的是桌子,不光使得人们在居室内自由走动更加随意,视野开阔,日常生活器皿形态、装饰也发生变化。晚唐和宋代以后作为观赏的图案花纹,也由仅仅装饰在器物外表变成装饰内部。由于伏案姿势的变化,甚至连人的着装、书法的艺术追求也发生了改变。起居方式的改变也出现人际交往礼仪的新要求,儒家礼学大师认为 “古人坐席,故以伸足为箕倨。今世坐榻,乃以垂足为礼,盖相反矣”,“若对宾客时,合当垂足坐”。家具的变化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革命,却比较彻底地改变人的生活和思想观念。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