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国目前开展古瓷器科技检测相关课题研究的科研院校及其研究课题介绍。(基本上不对外公开进行科鉴)
目前,国内科研院校的古陶瓷无损伤鉴定研究,主要是针对古陶瓷胎、釉成分、烧成温度、烧制时间、显微结构等方面进行测定、分析,其主要采用同步辐射X荧光、PIXE和X荧光、热释光、XRF定量分析等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使用,是需要标本数据库及一整套先进设备支持的。据不完全了解,主要有以下几处:
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该所已建立约含有数千个标本的数据库。其中景德镇古瓷器胎、釉的主、次、微量元素数据比较多,可以作为鉴定景德镇瓷器的初步依据。现他们仍在继续收集相关标本进行测试。
另外,该数据库中还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越窑青釉瓷和南宋官窑瓷的数据,同样可作为初步鉴定的依据。与此同时,他们采用陶瓷烧制工艺制备了一套陶瓷专用标准参考物,这套标准参考物的主次量元素与一般瓷器的实际情况相符,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也基本满足了中国古陶瓷测试的需要。各种检测表明,其所含各种元素的分布十分均匀,标准参考物质也接近瓷器标准,这就为XRF的定量分析和中国古陶瓷的科技鉴定提供了基本保证。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校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文物产地及其矿料来源的研究。最初,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与探索文化交流相关,其研究对象也主要是古陶器。
该校利用古陶产地分析的信息来探索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这在国际上还是第一次。近年来,由于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业已开展了汝瓷微结构和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完全具备了开展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的研究基础。
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该所建立了实验参数可控的专用装置,对无损测试的实验参数进行了分析探索,以便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并将XRF和SRXRF等无损方法和INAA等有损方法,通过对相同古瓷样品的测试,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旨在确立不同方法之间测试数据的转换关系。此外,他们也开展了古陶瓷标准参考物质的研究工作。
4、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该校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即初步建成“中国古陶瓷胎釉化学组成数据库”,随后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与此同时他们利用XRF测定了耀州窑出土的历代瓷片和陕西汉阳陵出土的陶俑的微量元素组成,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类古陶瓷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判别函数进行了研究,为古陶瓷的断代断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们还在考古工作者的支持下,通过对耀州窑、长沙窑、磁州窑以及越窑等窑口不同时期逾千种典型器物的复原图进行的扫描或数字照相——数字化——建库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国古陶瓷器型结构数据库,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耀州窑出土的碗与钵的器型结构参数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它们的演变规律,并得到了依据器型结构参数进行辅助断代的判别函数。
5、上海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该所利用PIXE方法开展了中国古陶瓷、古玉器和古代书画印章印泥的分析和鉴定工作,业已积累了相当规模的数据库和丰富的经验。
总的来看,目前科研院校开展的此项科技鉴定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但还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新形势下,亟需各科研院校,能够配合社会,为社会公众推出适用、价廉、针对性强的科技鉴定古瓷器的检测服务。( 有科学家还介绍说,在现有的科技鉴定工作中,众多的元素分析技术,如大样品室X荧光、质子激发X荧光、同步辐射荧光等业已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众多的结构分析技术,如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在陶瓷器、青铜器、书画、纸张、印刷品等文物鉴定中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