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作品
⑸社会化语境中的意义重生
《教具系列》在刘水洋的创作中是一个自成系统的作品系列,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了这个系列中的部分作品。《教具系列》是将那些在长期的、已经形成制度性的艺术教育体系中被经典化的石膏教具,通过被其它材料包裹,改变了其细节特征之后,又经过重新翻模铸造成为了一个新的“雕塑”。在面对这样的“雕塑”的时候,但凡有一些所谓专业知识背景的人,都可以通过其动态和体积特征辨认出它的“原型”是哪一尊石膏教具;但是,细节特征的消失又带来了其“经典”性的模糊。从这里所引发的思考是,过度的技术性的利用,是否带来了一种匀质化之后的主体文化特征的消失?这是这个系列的作品在其“自成体系”的语境中的观念阐释。但是,当它们作为独立元素进入到本次展览的整体语境中之后,其意义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在雕塑和装置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一般而言,雕塑作品的意义是固定的、封闭的,它是通过其形体表皮之下的部分,诸如形式、体积、结构等因素表达作品的内涵。而装置则是打破形体表皮的束缚,将作品实体部分所放置的空间、场域、关系等因素引入到作品之中,从而形成新的语境逻辑。所以,刘水洋的《教具系列》作品从“自成系统”的解释体系转换为一个新的场域关系之后,它的意义也在作品的固有实体和其它作品所形成的意义场域的互动中,因为整体性的意义阐释结构的注入,其本身固有的意义逻辑也就产生了新的可能性。在前述的各个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性语境中,教具系列也从它的经典性的丧失,转换为一个个失去了自我表达和个性特征的社会符号,进而成为了另一种更为普遍意义下的社会群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