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不自信的文化 对“洋奖”的盲从(组图)

不自信的文化 对“洋奖”的盲从(组图)

2018-07-13 09:41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张犇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faceless_by_kaminokage-d5h5ju0

原标题:盲信“洋奖”就是一种 文化的不自信

近期关于“洋奖”的大讨论,成为设计界的热点。从目前各方观点来看,反对追捧“洋奖”的观点占绝对多数,呼吁打造和设立权威的中国本土设计奖的呼声成为主流。

此次大讨论并非偶然,而是当代中国设计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通过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摸索和后二十年的努力,中国设计已开始尝试打破长期以来受制于西方设计话语权的窘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评价标准已成为共识。

一个“洋”字,折射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尴尬。“洋车”“洋房”“洋火”“洋油”“洋钉”“洋烛”等与“洋”字的组合词充斥于日常生活之中。即便到了今天,进口的或时尚的物品和现象,依然用“洋”来形容;反之,不好的、国产的就是“土”的。这种认识已根深蒂固。

对于“洋奖”的追崇也是由来已久,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就经常参加各类国际性博览会。而现当代率先将“洋奖”奉为圭臬的是电影界,“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音乐界也不遑多让,近年来维也纳金色大厅已成为中国音乐界的镀金圣地;美术界、设计界同样也热衷于在国外办展、得奖,并将其作为成功人士的“标配”和获取权力、利益、职称的捷径。因此,当下关于“洋奖”的大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