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那么多汉宫图 乾隆帝最爱哪幅(组图)

那么多汉宫图 乾隆帝最爱哪幅(组图)

2018-07-17 11:12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传赵伯驹《汉宫图》传赵伯驹《汉宫图》

独爱“汉宫”题材

那一年,乾隆48岁,当他意气风发写下这些诗时正值己卯年(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孟冬,也就是在这一年,清廷取得西北战争的最终胜利,统一天山南北。同年,在传为赵伯驹作《汉宫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不吝啬笔墨的乾隆帝留下类似题诗:“刘郎七夕集灵台,阿母青鸾送信来。金马是谁得陪乘,独称方朔善谐诙” ,汉朝典故信手拈来。

乾隆帝对“汉宫”典故和图像情有独钟。早在他还只是宝亲王时,曾与宫廷画家冷枚合作《十宫词图》册页,其中就有《汉宫》一图,题有其所作《汉宫词》 。而那幅传为赵伯驹作《汉宫图》进入清宫前,并未署名款,只有董其昌题词。画面上绘宫殿庭园,园内设步幛,幛外有牛羊车辂帏幔。幛内宫娥彩女,列队两行,手拿各种乐器、法器,簇拥着一位贵妇,穿过假山,登上高台。从题诗上看,乾隆颇为得意地将画面理解为汉武帝七夕会西王母之事,为其名曰《汉宫图》 ,和《汉宫秋图》的做法如出一辙。

显然,无论从《汉宫图》还是《汉宫秋图》中,乾隆看到了他想象中的汉宫模样——那里不仅有极尽奢华的宫殿,还有华服仕女穿梭其间,在画中,她们上演着昭君出塞、班姬画扇、李夫人、汉武帝会西王母等各式各样的故事。

唯独有一幅汉宫图比较特殊,乾隆对它并没有像对待其他喜欢的画卷一样,反复观赏、钤印或题咏,并在乾隆九年(1744年)修编的《石渠宝笈》中,将其列为“次等霜三” 。和《汉宫秋图》的“无上神品”相比,简直差太多。乾隆若是知道这幅画如今的地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它是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汉宫春晓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画家是大名鼎鼎的“明四家”之一仇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乾隆真的“眼瞎”了?原来,乾隆不止藏有一卷仇英《汉宫春晓图》 ,家喻户晓的那幅虽被列入“次等霜三” ,但他藏的另一幅(现以编号故画001614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仇英《汉宫春晓图》待遇则要好得多。乾隆帝不但亲自题写引首,还将其列为“上等吕一” 。此图以白描写成,局部淡着色,所绘人物不符合学界对仇英人物画风格的认识,被标识为“传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很少被拿出来展览。

虽然仇英《汉宫春晓图》不怎么受乾隆帝喜欢,但他对“汉宫”这一描绘亭台楼阁及宫廷仕女的艺术题材十分上心。在乾隆的主导下,宫廷画家们先后于乾隆三年(1738年)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仿制《汉宫春晓图》 。从内容来看,这四卷作品与仇英版大不相同,它们更倾向于将仕女置于一个被建筑包围的环境中,使得整卷画看起来更像是建筑画而非人物画。对浓重色彩的偏爱也让宫廷园囿看起来更金碧斑斓。这当然与西洋画法的引入及乾隆的个人喜好有关。

乾隆在位期间,不断营建宫室和修建园林,他将对建筑的热爱延伸到建筑绘画上。画家们名为仿《汉宫春晓图》 ,实则按皇帝旨意行事,以大量清宫建筑绘于卷上。关于这点,乾隆时受召供奉内廷的耶稣会传教士画家王致诚就曾抱怨过,“我们所画的一切,都是奉皇帝钦命而作。我们首先绘制草图,他亲自御览,再令人对此修改和重新造型,一直到他觉得满意为止。无论他修改得好坏,大家必须通过而又不敢讲任何话。 ”其实,被乾隆浓缩在方寸间的岂止是这宫殿园囿,它还透露了一代帝王坐拥天下,“移天缩地在君怀”的自信。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