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移动的状态》,150×120cm,2018年
参展的艺术家从某种意义上是一支带有上海地域特色的年轻艺术家队伍,上海这座城市和日常题材如何为艺术家所用,此次在上海办展希望引发生活在都市内的观众何种思考?
姜建忠:每个人的题材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各有所好。但是我们画面气质上都很像上海人。上海人画画的气质,我觉得更像欧洲,有点像法国或者意大利,这和上海的殖民历史和文化有关,直接从西方学过来的东西多一点。而北方画家的作品则比较有力度、表现的东西更生活化。关于上海的题材,我觉得可能还是跟上海人的知识结构相关。
具象实验工作室和此次展览都是学院出资的,作为学院来讲,希望是对教学产生新的实验拓展。工作室性质的这种教学模式仅仅是开始,还没有完全进入到真正的学分制。现在跟着工作室的大多数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具象实验工作室成立至今我们办了两次展览,希望在开放的心态下,慢慢形成工作室绘画的风格,建立起一个基本队伍。今后上海美院的新校舍会扩大,工作室的面积也会增长。也希望通过几次展览,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上海美术学院,并打造我们学校的油画品牌。
参展艺术家中有部分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已经非常成熟,在社会上崭露头角了;也有一些是刚刚毕业的,甚至在读的。工作室让他们有了锻炼的机会,给了他们一个平台。作为老师,我觉得能够在学生艺术成长的道路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必须的。
具象工作实验室是如何在本土/世界(东方/西方)这样冲突的文化语境找到自己的位置的?
姜建忠:我两方面都观察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国家教委必须考虑的战略性问题,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文图片均为“象外”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邀请展展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