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震惊中外的唐恭陵盗墓大案 追回哪些国宝文物(组图)

震惊中外的唐恭陵盗墓大案 追回哪些国宝文物(组图)

2018-08-01 10:45 文章来源:收藏杂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唐恭陵唐恭陵

唐恭陵系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之陵墓,俗称“太子冢”,亦称“孝敬皇帝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 公里处的景山之巅。它是我国唐代陵墓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区现存唐墓中规模最大和规格最高者,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死因成谜的太子

李弘,字宣慈,永徽三年(652年)生于唐长安城感业寺。永徽六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李弘封代王。永徽七年正月初六,原太子李忠被废,改封梁王,年仅4岁的李弘被立为太子;正月十七,高宗大赦天下,这一年的年号也由永徽改为显庆。李弘少小即参与朝政,曾多次受命监国,忠厚仁孝,谦虚谨慎,颇具政治才干,深得高宗和大臣们的喜爱。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随唐高宗、武则天游幸东都洛阳时暴薨,年仅24岁。关于李弘之死,史料记载说法不一,有说是被武则天毒死的,也有说是因病暴亡的。究竟真相如何,后人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李弘之死,高宗万分悲痛,并且诏令天下,追封他为“孝敬皇帝”,下令以“天子之礼”厚葬于偃师景山,是为恭陵,还亲自为其制《睿德纪文》,书之于石,立在陵前。

据《新唐书》等史料记载,上元元年(674年)十一月,唐高宗和武则天驾临神都洛阳,李弘奉诏纳右卫将军裴居道之女为皇太子妃。李弘死后,年纪轻轻的太子妃青灯孤守,忧惧缠身,次年就与世长辞,追寻李弘而去了,9年后追谥“哀皇后”陪葬恭陵。其墓室极尽奢华,随葬品甚多,国宝蓝釉灯等文物珍品就深藏于这座大墓之中。

唐恭陵规模宏大,布局规整,整个陵区面积31万余平方米。陵园坐北朝南,平面为正方形,长、宽均为440米。陵园四周原有神墙、神门和角楼建筑,现遗留门阙台基及角阙基址。恭陵地面现存19件石刻,雕工精细造型生动,堪称唐代石刻艺术瑰宝。灵台封土夯筑,高耸于陵园中部,平面呈长方形覆斗状,高22米。在其东北方向50米处,有一方锥形土冢,残高13米,俗称“娘娘冢”,为李弘之妃哀皇后陵寝。

盗墓大案侦破始末

1998年春节期间,一群丧心病狂的盗墓贼趁夜深人静之时闯入唐恭陵陵园,用炸药将哀皇后陵寝墓道炸开,从一个壁龛中盗出珍贵文物60余件。这就是震惊中外的“2·15”唐恭陵文物被盗大案。所幸案件很快破获,文物悉数追回,主要案犯也在恭陵前被就地正法。

1998年2月15日上午,唐恭陵文物保护员在巡查时发现了哀皇后墓前深深的盗洞,“2·15”大案迅速逐级上报,很快惊动了国务院,从而使此案得以迅速侦破。在被盗掘的文物中,有一盏蓝釉灯十分珍罕。主犯张某挖出这件宝贝后就将其藏在怀里,没事的时候经常拿出来把玩。后来大部分文物倒卖到了北京、天津,只有蓝釉灯和一些比较贵重的文物卖给了香港的翟某。随着案件侦破的进展,数名犯罪嫌疑人落网,24件被盗文物分别从北京和天津追回的消息也传到了远在香港的翟某耳中。翟某自知案件重大,涉案文物非一般文物可比,遂派人四处活动,甚至远渡重洋,设法将已经卖出的文物高价收回。最后,翟某委托中间人将购买的文物逐一退回,将国宝蓝釉灯送往北京。

“2·15”唐恭陵文物被盗大案侦破后,追回哀皇后墓中被盗的61件国宝,众多文物专家被请到现场进行鉴定。看着这些文物,专家们不由地惊呼起来:“国宝!全都是难得的国宝!”此后,文物部门又在被盗场地抢救清理出土文物189件。这250件文物中,有蓝釉、红釉、黄釉、绿釉、白釉、三彩、彩绘、鎏金等各色陶瓷器,精美绝伦,皇家风范,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初唐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其中,釉陶器物尤为重要,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初唐时期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