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之五 70×70cm 2014年作
少年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对世事似懂非懂,生理发育在萌动,未来的一切朦胧而充满希望,像《有时》(2004年)中的少年,害羞地捂着开始发育的生殖器,似乎对新的变化还很茫然,而又带点惊喜。对于《漂》(2004年)、《浮》(2004年)、《有时》这一“少年”系列,画家自言是“画了一些与水有关的人物,好像有水,就有了许多自在,想想我们人人都是从水中生,水中来,水乃生命之源,似乎对于生命的一切内涵和解释都藏匿于其中,给人无限的诱惑和冥想,然而一旦进入这个纷乱有形的世界之后,却又很难从真实意义上在回归于其中,回归于无形。”既然“很难从真实意义上在回归于其中,回归于无形”,那么艺术便成为这种心绪的替代——画中少年,虽处于同一空间,而形象有大有小,大形象是作者想象的超乎尘世之外的灵性少年,小形象则代表凡间的少年。这些少年,自由地漂浮在或徜徉在水中,或悠游水畔……画家在画面上用想象实现心灵的回归,将在现实中失落的东西从回忆中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