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这批文物的毁灭和散佚 比佛首拍卖更令人心痛(组图)

这批文物的毁灭和散佚 比佛首拍卖更令人心痛(组图)

2018-09-26 11:10 文章来源:博物馆\看展览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苏轼题跋《三马图赞》(局部)苏轼题跋《三马图赞》(局部)

元代书画家鲜于枢,在当时与赵孟頫齐名。鲜于枢的绘画作品有两卷在争抢中被人撕毁。

明代沈周《淇园春雨图》被扯成三段,首尾两端流落到北京琉璃厂,1958年被辽宁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买下。中间的一段,直到1973年,辽宁省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在走访已故画家周铁衡先生的老伴时,才被发现。

明代山水名家王问的《万松图》,卷长七米,墨迹淋漓写意,被明清历代收藏家珍爱如生命,却被当时丧心病狂的卫兵争抢,撕为碎片。卫兵们谁也没有抢到完整的画作,气急败坏,竟然将已经扯碎了的古画烧为飞灰。

很快,留在皇宫内的人,无论是执勤的不执勤的,都加入了抢劫的行列。人们出入小白楼,一波接着一波,直至轻便易携的法书名画一扫而空,只留下满地的空盒子和曾经用来包裹书画的绫罗绸缎,凌乱之景,无法言喻。

随后,这些士兵们便四散而逃,离开即将遭受战火的长春。逃亡的路上没有钱了,就把手中的文物变卖。件件都可成为今日一个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书画作品,无知的士兵们往往只用它来换一顿饭或几个馒头。

长春流出的这批国宝,被当时的古玩界统称为“东北货”,迅速成为各地收藏家、古玩商等人搜罗的对象。万幸的是,许多国宝在刚刚离开伪皇宫之后就被卖出,流入长春本地的古玩店中,为以后公立收藏机构的搜集带来了些许便利。

各个公立收藏机构的征集对象,不仅包括从伪皇宫中散佚的各类文物,还包括晚清以降通过各种渠道流失到故宫以外的清宫旧藏文物。多年来,征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国宝们的老家故宫博物院,自1949年以来坚持不懈地收回流散文物,如今已经有很多当年流失的书画古玩回归紫禁城内,比如:陆机《平复帖》、王献之《中秋帖》、欧阳询《张翰帖》、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