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一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找到合适的“文化IP”来推动传统文化创意和文创产业呢?
最近热播的一些“流量剧”在极速“吸粉”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周边产品的热销。同样,一些优秀的文博类电视节目,在向大众科普文物知识的同时,也一度掀起了博物馆衍生品销售热潮。或许,这也是一个答案。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收官,豆瓣评分高达9.7分。这个极富“烟火气”的纪录片凭借让文物“活”起来的卖萌画面、聚焦中国文明发展的内涵解说,融知识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此外,《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这一系列“文博类”电视节目也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这类电视节目,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不仅演绎出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更是用通俗的方式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
那么,这种节目除了增大文物关注度,能否带动观众艺术消费,继而带动艺术市场的发展呢?对此,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认为, 这种连带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它让更多观众对博物馆、藏品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它也推动各大博物馆尝试更贴近观众,做好展览和展品的推广工作。文物,通过电视节目的多重价值输出和知识传播,一方面在大众中掀起了“国宝热”和“博物馆热”,而另一方面就是引发观众对文物、艺术品的好奇、关注和喜爱,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很可能将来就会成为艺术品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