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中国影像市场蕴藏巨大发展潜力(组图)

中国影像市场蕴藏巨大发展潜力(组图)

2018-10-29 09:14 文章来源:艺术市场通讯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Andreas Gursky《莱茵河II》Andreas Gursky《莱茵河II》

▲周璇:影像中的人生(1957张) 1930-1950年代周璇:影像中的人生(1957张) 1930-1950年代

近几年摄影市场在国内近乎直线上升的趋势让人不容忽视,中国影像艺术虽已经进入世界摄影史的视野,但中国摄影收藏体系的构建才刚刚开始。从数据上看,虽然中国摄影近十年来呈上升趋势,但摄影市场构架才刚刚开始。即便拍卖市场上中美价格接近,但中国摄影交易体量小,美国摄影拍卖市场几乎是中国市场的近40倍。

呈现这样的现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摄影与中国摄影的艺术不在一个语境上。在西方国家,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并行,注重的是摄影的艺术价值。而在中国,引领风骚的还是老照片和纪实类别的摄影,即1949年之前的老照片与当代纪实摄影,更注重作品的稀缺性与历史价值。

中西方影像市场的差距意味着中国在影像收藏这条路上存在巨大的潜能和发展空间。而近十年影像艺术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也让大众和市场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中国影像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摄影艺术的发展开始融入当代艺术。伴随着“观念艺术”的兴起,先锋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使用摄影媒介创作作品。1996年9月14日,由邱志杰、吴美纯策划的“现象/影像:中国录像艺术展”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行,这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纯粹以录像艺术作品集中亮相的展览,是录像艺术在中国兴起的第一次总结,结束了录像艺术零散及潜沉的状态;2000年前后中国影像艺术逐渐吸引了国际学术界的注意;2003年中国第一家摄影画廊的成立;2004年巫鸿策划的“过去与未来:中国新影像”大展,引爆了中国影像市场的当代观念摄影热,中国的影像市场一度火爆。同时知名的中国先锋艺术家开始参加国外前卫影像展和国外的艺术展。观念摄影出现了商业化甚至娱乐化的倾向,走向市场、进入拍卖会,引起了资本的关注和渗透,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兴盛起来。

在中国,摄影真正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进行专场拍卖是在2006年。当年11月23日,在北京王府饭店举行的拍卖会上,共132件摄影作品上拍,64%的拍品成交,总成交额为256万元。其中被广为传播的“希望工程”的标志作品《大眼睛》以30.8万元成交,成为全场最贵照片。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