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方艺术品拍卖依作品种类划分占比
近几年,不仅中国的艺术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就连分支的影像艺术市场也随着影像上海的登陆,抢占了市场的一席之地。各种各类的影像展出现在大众眼前,改变了大众对影像艺术的固有思维,为参观者提供了视觉感官的独特体验。今天《艺术市场通讯》就和大家一起把焦点汇聚到影像艺术上来,看中国影像艺术市场蕴藏的巨大内核!
中西方影像市场的规模差异
摄影作为21世纪最具象征意义的媒介之一,已不再是小心翼翼装裱在白卡纸后面的一张张照片,摄影艺术家们信心满满地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把他们的作品挂在纪念碑式的绘画和雕塑旁。伴随着摄影艺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走进了艺术的国际大舞台,其价值在不断的被肯定。自1971年苏富比(微博)在伦敦举行首场影像专场拍卖会以来,摄影作品的投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认同。
曾经有统计数据显示,从影像作品的整体市场回报来看,从1990年7月至2008年1月,其整体涨幅在包括油画、雕塑、当代艺术品和战后艺术品等十大类中位居第一位,同时也跑赢了全球艺术品综合价格指数。据Artprice 2017年度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大部分版画和纸上绘画成交价均在1000美元以下(分别为66%和55%),但该价位同时也是绘画市场的主流(42%)。而1000美元到5000美元的价格售出的雕塑和摄影作品比其他品类都要多。事实上,该价格区间占据了这两类拍品的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摄影占据西方拍卖收入的2%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西方国家,摄影是继油画、雕塑之外的第三大艺术形式,摄影艺术与市场表现都非常成熟,单幅作品拍到几百万是常见现象。比如,Richard Prince 的《牛仔》在纽约拍出124.8万美元,Edward Steichen 的《池塘月影》拍出292.8万美元,Andreas Gursky的《99美分II》与《莱茵河II》分别拍出334.456万美元、430万美元。然而在中国,最高身价的艺术家作品也还停留在几十万元的级别,拍卖上摄影作品均价为14万人民币左右。2011年华辰秋拍中,被视为民国影星中的代表人物周璇最完整影像记录的“周璇:影像中的人生(1957张)”专题以218.5 万元成交,而这组照片是中国摄影作品至今的最高拍卖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