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在明代单色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达到鼎盛。明清景德镇生产的单色釉瓷器,在釉色品种、仿古与创新、器物类别和器物造型等方面,都取得非凡成就。尤其是盛清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取得了新的成就,浑然天成的它被誉为陶瓷界的“大家闺秀”。康熙时期,豇豆红、郎窑红是著名的单色釉品种。到了雍正朝,各种高低温颜色釉已达几十种。而清代单色釉品种的增多,也与外来技术的引入有密切关联。北京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光尧介绍:至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在御窑单色釉的烧制中,外来技术的应用至少占到1/3的比重。单色釉瓷器后也成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的一大亮点。
雍乾之际,颜色釉瓷器的烧造技术已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瓷器专家表示,雍正朝的单色釉瓷器器型更漂亮,釉色更美,乾隆朝的稍微逊色一点。同样一个柠檬黄的盘子,雍正的可能卖100万元,乾隆的就只能卖50万元。相较康熙、乾隆时期,雍正瓷的存世量更稀少,但是雍正时在釉色上多有创新,创烧了多种清新淡雅的低温釉彩,如淡黄、淡绿、湖绿、瓜皮绿等。雍正一朝的黄釉瓷声誉颇高,其中又以柠檬黄釉最为出名,此色釉的小杯和菊瓣盘,在收藏市场上都是极受追捧的品类。
艺术品经纪人梁晓新曾在北京举办“迤逦形色:17世纪单色釉特展”,之所以选择17世纪单色釉,他的理由在于:从历史大背景来看,在1600—1700这百年里,中国进入了一个明清王朝交替的转折和剧变时期,虽然伴随着国破家亡、山河变色的悲伤,但文化艺术与商业贸易也达到了高度繁荣。另一方面,从景德镇陶瓷史来看,民窑创作生产在17世纪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此时单色釉的制作充满这个时代独有的艺术风格,它们富有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以及强烈的文人气息。
梁晓新介绍,与其他品种相比,单色釉瓷器的鉴赏与收藏难度较高,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与更大的耐性。一直以来,国内外专注此道,进而能形成系统规模的单色釉收藏家可谓寥若晨星。
在海外,20世纪以来的著名陶瓷收藏家,以瑞士知名陶瓷收藏大家阿尔弗雷德·鲍尔最为著名,他收藏的中国瓷器达662件,其中又有大量单色釉瓷。此外,大维德爵士、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和艺术史研究室主任霍尔、美国私人收藏家高登伉俪,也都是闻名的明清单色釉瓷器收藏家。
近年来,单色釉瓷器的艺术价值逐渐受到内地收藏界的关注。2018年9月,保利艺术博物馆推出“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展出的110余件(组)藏品,囊括来自瑞士玫茵堂、北美十面灵璧山居等重要私人旧藏的单色釉瓷器。
在各大拍卖场上,藏家和买家见惯了彩瓷的色彩斑斓,单色釉瓷则以其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为陶瓷收藏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与此同时,清三代单色釉存世量相对较少,未来升值空间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