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苏州市在百废待兴中抢救性修复了12处重点园林,在改革开放后又抢抓机遇修复了15座古典园林,这些散落于古城内外的园林群体的大量修复,使苏州这座“园林城市”的基本形态得到完好保存,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并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9座古典园林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创造了丰厚的实证。
针对《苏州园林名录》的园林入选标准,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林业局)遗产监管处处长陈荣伟介绍:“苏州历代建造的,以叠山理水、建筑花木为要素,用写意自然、变化多端的造园手法营造的宅院合一的宅第园林等统称为苏州园林。”第一批、第二批《苏州园林名录》中在列的均为历史园林,第三批名录中收录的都是当代园林,而第四批名录则将新中国成立前的70座历史园林、新中国成立后的38座当代园林作为一个群体,统一保护管理模式。
“过去只是把苏州园林定位成拙政园、狮子林等遗产园林,但起始于春秋的皇家园林,到宋代演变为文人写意山水园,明清时期达到全盛,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出当代园林,苏州园林是贯穿着一个文化完整的发展脉络。古典园林具有文物和历史价值,而当代园林则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具备丰富的艺术价值,百年后,它们也会是包含历史内涵与意义的一个载体。”陈荣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