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纵向上来看,中国书法国际传播在不同层面应该有不同的阶段性任务和步骤。书法在中华民族的内部传播方式对国际传播具有借鉴作用,特别是对汉文化圈国家。书法在非汉文化圈国家的传播必须建立合理步骤,梯度推进。我们认为,在全新的非汉文化圈国家传播书法,可以通过“象——技——道”三个层面分别推进:
1、对完全陌生的人来讲,中国书法,首先是一种象的形态——符号或图形——“有意味的形式”。对于这个层面的人来说,字形是最重要的认知领域,书法不是传统中国书法学者所定义的书法,它只是一种形象。这种思维恰恰与中国创制汉字时期的先民的认识相似,与儿童识读文字思维接近。在这个层面,传播汉字形态与形态所蕴含的美的原则和意味是首先的——因为这些美的原则是具有普遍性和普世性的。这是书法在非汉文化圈传播的第一个步骤。
2、在完成第一个步骤之后,书法的国际传播应该走向引导跨文化国家书法学习者重视技法要领的阶段,书法不仅有“意味”——象的层面,而且有“技法”——技的层面。日本与韩国现代派之所以出现了与传统书法审美较大差异,就是因为第一个步骤建立过程中出现偏颇。如果第一个步骤没有实现,拔苗助长,必然导致越级发展,后劲不足,好景不长。
3、普遍美的原则与技术性的注重建立后,则以汉字文化学为桥梁,融入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实现中国书法文化——道的层面的国际传播。
基于上述横纵两个方面、三个层面与步骤的考虑,书法国际传播需要分阶段和层次培养高尖端人才:将书法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先锋,带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为其他中华文化传播模式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让中国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同时提升民族的自信心。书法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可以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载体,既可以传播人类共有的普世价值,也可以传播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