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亚维农少女》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格特鲁德没有邀请毕加索为其创造,或者毕加索所绘画的对象不是他所尊敬的格特鲁德,那他还是百余次的对作品进行修改吗?如果格特鲁德当时没认可这件作品,毕加索以后还会使用这种画法吗?如果都是否定,夸张的来说没有格特鲁德,或许就没有毕加索和那以后震撼画坛的“立体派”。
而这件《格特鲁德·斯泰因》,从巴黎逃亡到意大利,再回到祖国美国,格特鲁德一直带在身边,直到她于1946年去世。
就像毕加索是现代艺术领域的实验家一样,格特鲁德是文学领域里现代主义叙事方式的实验大师。将格特鲁德的文学与毕加索立体派的绘画对比来看不难发现,她在处理文字时也是在淡化甚至抛弃了文字的字面意义,用文字筑成一个立体的文本语言,直指人物灵魂的深处。而那些文字所形成的“场域”和毕加索立体派作品一样,让人感到似是而非、朦朦胧胧、亦真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