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撒马尔罕国家博物馆是中亚地区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约有235000件展品,其中馆藏量最大的类别之一是考古类馆藏,数量超过47000件。
201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世界记忆名录》项目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展开。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收藏中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确认后被纳入该名录。撒马尔罕国家博物馆保护区因此决定展出带有粟特铭文的藏品。
粟特(也称索格底亚那)在历史上地处中亚。“粟特”(Sogd)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琐罗亚斯德教圣书《阿维斯陀》(Avesta)中。索格底亚那(Sogdiana)作为地名,用于指代粟特地区,即阿契美尼德帝国的一个省份,在记录大流士大帝战绩的贝希斯敦岩刻铭文中排第19位。粟特人逐渐向东迁徙定居,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粟特人的东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当时丝绸之路上开始出现频繁的贸易、政治和文化往来,产自中国的丝绸也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易。由此,粟特人沿丝绸之路东段自东亚到中国长安的路线建立了许多商栈。到6世纪末期,这类港口也许已经延伸到了日本。粟特商人马涅亚(Maniah)绕过里海,横渡黑海,最后到达君士坦丁堡,由此开辟了一条丝绸贸易路线——“高加索丝路”。有证据表明粟特人曾在丝绸之路的海上路段开展贸易活动,这个路段从阿拉伯半岛通向印度,再延伸到中国。粟特人在到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同时,也将他们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带到了当地。
带有粟特语铭文的银碗
粟特语见证丝路传奇
粟特的语言和文字在中亚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粟特人是波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但直到中国新疆地区及周边地区有了考古新发现,这段尘封的历史才被揭开。中国敦煌边界的一座长城塔楼中发现了一些公元1世纪的商务文书。有关专家在中亚史专家巴托尔德的研究基础上,与卑露尼(Biruni)对粟特语的记录进行对比后发现,这些文书所使用的语言是粟特语。粟特语字母从通过波斯传入中亚的东闪米特语字母或“阿拉米”字母发展而来。人们在吐鲁番地区的宗教书籍遗迹中发现了用粟特语写的佛教、摩尼教和基督教书籍。这些遗迹通常被认为属于7世纪及之后的时期。重要的证据是一批来自塔吉克斯坦慕格山的文书,其中包括97份粟特语文书以及其他同时发现的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和中文文书。考古发掘出的只有部分档案的残页。这些档案中,在数量和重要性方面排在第一位的要数彭吉肯特的迪赫坎(粟特的贵族或领主被称为“Dikhkan”,即迪赫坎)迪瓦什梯奇的档案。同批文件证明他担任粟特国王至少两年。排在第二位是粟特大贵族家庭帕曼达尔(Parmandar)的档案,这个家族是粟特贵族的代表,但其身份还未得到确认。其余的档案多为单一文件,属于哈萨尔贵族(Hahsa)和克什图德贵族(Kshtutaidr)。这些来自慕格山的文书类型种类繁多,包括各迪赫坎与其人民之间和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往来信件、商务文件(账目、收据、报告、订单),以及法律文件(卖契、租赁合同、婚约)。那时的档案文书受公元8世纪前250年的契约规则限制,通常时效性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