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艺术作品走进公共空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越来越多可供标识的公共艺术成了城市名片。如罗马的母狼与撒尿小孩,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海湾嵌在天然岩石中的风的梳子,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云门和皇冠喷泉,以及克罗地亚历史名城扎达尔海岸的海风琴等等,这些伫立于城市一角的,或新奇有趣,或鬼斧神工的艺术作品,更加融入生活日常,不同于城市广场、公园里的历史文化人物雕像以及老街中的民俗雕塑,艺术家似乎在选择用自己的作品跟一座城市做朋友。这些融入生活的艺术也不再是美术馆当代艺术中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深命题,其通过城市空间,与公众互动,从而形成城市公共艺术鲜活的内蕴与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的属性,也将其促成诸多游客参观打卡的聚集地。
除了这些影响巨大、非常容易识别的城市公共艺术之外,当然还有许多不易被人们所重视的细节。如城市地铁,从功能地铁向人文地铁的转变过程中,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如美丽乡村,随着公共艺术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可以发现,乡村公共艺术实践与美丽乡村建设似乎面临着如何传承文化传统的问题。不可否认,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公共艺术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雕塑发展迅猛,面对千城一面单调的城市景观,人们试图通过各种努力,弥补环境中文化的空缺。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雕发展也进入了业内所称的“黄金十年”。而在日常人们的观念中,一般也是将公共艺术限定在以雕塑为主体的城市美化建设之中。重庆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深圳的《开荒牛》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也有大量“雕塑垃圾”的出现。2012年末,由搜狐文化和搜狐艺术主办的“2012年首届全国十大丑陋雕塑”评选活动,曾引起热议与深思,其中“丑陋”的不乏名家之作。然而中国数百万普通民众破天荒地成为美术评价活动主体的现象,曾被专家认为是冲破数千年来传统美术评价体系堪称“破冰”的壮举。不禁要问,艺术品与公共空间、大众之间,应该如何建立关系?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甚至上升到“丑陋雕塑”出现谁之过的管理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