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来作品
中国画特别讲求品格,传统上将画品分为五大类:庙堂气、书卷气、山林气、江湖气、市井气。分类的原因与所画内容没多大关系,与所画风格关系密切。
我们知道,画家众多,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不同,自然思想意识也就有所差别。无论你画什么,艺术品的情调就是画家的思想意识和艺术观的折射。而你的家庭环境,你的朋友圈,你的社会地位形成的世界观念,都会通过你的作品反应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国画中的五大类品格就是概括了山水画的品相,根据品相可以分出艺术表现上的格调高低。其品相内涵实际就是社会意识的高低认知。于是通过品评山水画品相,往往就以此来定其价值。
刘玉来作品
形成画风格调固然与画家的思想素质有关,但也与其绘画习惯和态度密不可分。作任何事最好就是恰到好处 ,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说如果一件事已经做到圆满了就要打住,不可继续做,那样就和没做到位一样。画画也是如此,该细则细,该粗则粗。可是有的人做事总希望他心目中的圆满,总认为面面俱到一味越细腻越好。不知道画不可过于润,过润则显油滑、甜俗,于是尽量画蛇添足往俗里走。油滑、甜俗风格大都出于不事艺术的民俗画。而正经的国画当然要高于民俗画,这样说并不是藐视民间艺术,而是根据艺术功用定位来确定的。民俗是大众的艺术,比较粗俗浅显,一目了然,在审美上简单明了,所以制作上少有斟酌再三的。而国画是高雅艺术,品位高,在创作中需要反复斟酌,当画则画,不当画则戛然而止!
刘玉来作品
一幅国画看似简简单单,但其实里面包容着刚与柔,粗与细不同的状态用笔。于是就需要不停的调整:哪里当显示热烈,哪里当显示冷清;哪里要采取粗犷笔墨,哪里采取细腻渲染;哪里需要粗犷笔墨,哪里需要阴柔笔墨,等等。都要根据画面情况来认真处理,不可毛躁。如果不考虑这些,不根据画面情况将该粗犷处理的都搞的细腻,没有了火气,整幅画阴柔笔墨占据了主导,画必然显得软弱无骨画体轻浮甜俗。这样画品必然下降到小家子气,结果市井气十足。如果当柔的不柔,笔墨大肆放纵,四出圭角锋芒毕露,非白頻頻,阳刚之气暴发,则会形成放任自流疏于节制的江湖气。庙堂气需要的是端庄大气优雅华美,书卷气需要的是平淡文雅谦和肃静,山林气需要的是豪爽健硕大气。总之,画家树立自己山水画的画品是件很重要的事。
刘玉来作品
说到画品的表现,并非山水画独有,它是国画中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在山水画的审美中尤其受到重视罢了。所以必须要提及的是画家自身素质的修养。上面说过画品与人品是一致的。就是说你是什么样品质的人,你的画品就是什么样的。可见如果想成就画品的高尚首先要提高人的品质。这么说吧,两个品质不同的人同画一个题材,画表现出来的画格一定会各异的。据说有位画马名家去问一位专家,说:我和徐悲鸿都画马,为什么对徐悲鸿马的评价高于我的?这位专家说,你的马画的很好,但是犁地的马,徐悲鸿画的马不是马,表现的是昂首奋进的人!可见画家的胸怀是画作格调的基础。
北京艺术研究所刘玉来 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