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新奇设计“画龙” 现代趣味“点睛”

新奇设计“画龙” 现代趣味“点睛”

2024-02-20 10:06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新奇设计“画龙” 现代趣味“点睛”

图为韩伟设计的海报。受访者供图

新奇设计“画龙” 现代趣味“点睛”

图为韩伟拍摄的南朝龙纹画像砖。受访者供图

新奇设计“画龙” 现代趣味“点睛”

袁金鼎 受访者供图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生肖龙元素设计师】

每逢年关,生肖元素总是格外火热,无愧为一年一度的春节“形象大使”。若向设计师们问起,哪个生肖是最特殊的,答案往往是“龙”。

它足够神秘,是传统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异动物;它足够深邃,集文化、精神和美好象征于一身;它深入人心,每个自称“龙的传人”的中华儿女,都对龙的寓意了然于心。

内涵丰富的龙元素,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由此大家看到,中国龙成了网红IP,被设计师们赋予更多奇趣感和生命力——源于文学典籍、历史遗存的“文化龙”,有了更贴近现代精神的吉祥寓意;在国际设计展览中隆重登场的“艺术龙”,融合了“萌系”“卡通”等风格,展现了新潮的审美;传统年俗里的“民俗龙”,更为年轻人喜闻乐见……

甲辰龙年之际,记者走近将龙元素“玩出花”的青年设计师,听他们分享“有龙则灵”的创作故事。

中国人画中国龙

“龙”元素经过不同设计师之手,会诞生各式设计。但他们有共同的起点——对“龙”文化的考证,这是许多设计师的“必修课”。

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举办2024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甲辰龙年)。大赛中,北京城市学院青年教师袁金鼎和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任超合作的平面设计作品《龙行龘龘》获得评委和观众的认可。赛前,他们没有刻意研究“龙”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因为“作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艺术创作者,功夫下在平时”。

袁金鼎从小就对汉代龙形玉器的形态十分痴迷。“二年级的时候我给班上每个男孩的手臂上都画了汉代形制的龙,还被班主任罚站。来,我也给你画一个……”话还没说完,袁金鼎拿出一支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画出一条五爪龙。在工作和生活中,袁金鼎一直对“龙”元素格外关注,看到与龙有关的纪录片时他会“认真听讲”,旅途中发现刻有龙纹的古老建筑他会驻足观望……袁金鼎告诉记者,平时这些有意无意的积累,为《龙行龘龘》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

龙的图案在传统文化中有众多衍化,作为一个深谙各类图案的平面设计师,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教师韩伟本以为龙的“七十二变”都不足为奇,直到他在河南博物院遇见了邓州市学庄画像砖墓出土的文物“南朝龙纹画像砖”。

“只能用惊艳去形容!没有烦琐的装饰,寥寥几笔,雕画出龙身的遒劲舒展。简洁的、古朴的,恰恰具备原始的冲击力!”韩伟震撼于前人的艺术风格,也产生了深究“早期龙形象”的兴趣。

从金石篆刻,到青铜瓦当,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搜罗源自唐代以前文物典籍的龙形、龙纹,学习鉴赏后,提炼出最能打动自己的特征:走兽形态、线条感、抽象风格。以此为灵感,海报《行运一条龙》的设计水到渠成——散落在画面中的彩带,拼成一条游走之龙,龙纹画像砖的“魏晋风骨”与现代海报的设计语言巧妙结合起来。

“和其他国家的设计师相比,我们能调用的设计语言是相似的,我立足的‘中国式语境’才是独特的。”韩伟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设计师认识到,要想作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就得中国人说中国话——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拓其体,更承其魂。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