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刘玉来:衰落的文人书法(组图)

刘玉来:衰落的文人书法(组图)

2024-03-05 11:52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刘玉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czknrh12sm7w9k2yxw.jpg

刘玉来作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人在面对社会进行创作时书写的形式也会来适应社会,为此书写形式、能力也会起着相应的变化。从我国来看,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在龟甲兽骨上刻写、在竹简上用毛笔书写、在帛麻上用毛笔书写、在宣纸类纸上用毛笔书写、用钢笔圆珠笔在洋纸上书写、用电脑来“书写”。这里钢笔进入后,毛笔是逐渐退出的,并未戛然而止;电脑书写为主后,硬笔书写也仍在延续。

民国以前,封建时代传统文人每天的书写都与笔墨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就大多数文人来说,他们自幼都是从私塾走出来的,笔墨的运用能力技巧在此阶段得到了正规训练,而私塾的教学都是以实用为出发点,目的就是为未来生活中实用或为进入统治阶层的科举打基础。所以可以说熟练的运用笔墨是社会比较普遍的事。当然,那时大部分人没有文化。所以能够掌握笔墨的人是被人尊重的。那时小楷是科举必须的技能,但大楷是小楷的基础,而且大楷的实用性在今后又很广泛,因此大、小楷对于旧文人来说都是看家本领,十分过硬。他们无论从事创作或官场交往活动、书写公文,小楷的运用又将会伴随他们的终生。但是由于清代末年废除了科举制,文言文也因为科举制的废除和“五四”运动而退出了文化的主流,为了追求书写的便捷,毛笔书写的形式由此被改革为舶来品的硬笔。至此,文化人与笔墨的关系便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关系。就是说笔墨对于文人来说已经不是必须的从业工具而成为了业余消遣的娱乐,他们可以以笔墨娱乐,也可以非也。

毛笔书写在新文化挤入与旧文化退出中便与文人关系日渐疏离了,其结果是笔墨与文化人不必再是一体的关系。

czknrt7envklmvt0ir.jpg

刘玉来作品

当然,笔墨与文人的关系的破裂有一个时间段。笔墨的失宠并不专体现在与文人关系上,它的消沉主要体现在与社会的凝结上。我们知道,社会需要往往主宰着任何事物的兴衰,笔墨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这里必须说明一点的是,传统文化中文人利用笔墨除了实用外,因为它所具有的艺术性使它还具有强烈的娱乐性,这或许就是它被继承下来而未被彻底排挤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在笔墨与社会脱轨逐渐与文人疏离后,由于它具有的艺术娱乐功能致使它成为了一些文化人消遣的项目。但是必须强调的是,由于新的教育体系在书写方面基本摒弃了笔墨的教育,它将笔墨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用短小的课时对学生进行普及,故此他们培养出的文化人并不擅长笔墨的运用,而笔墨的运用一旦失去了幼年的训练便很难再有掌握的机会了。我们知道即使学会熟练的掌握硬笔书写都要费时很多。在学生变为文人的过程中由于大量的写作活动都是硬笔情况下展开的,在此期间,他们很少有改用或再学习不擅长的笔墨来书写的机会。毛笔书写毕竟不如硬笔书写来得便捷迅速省时,加之白话文在表达意思时比文言文使用的文字要多得多。所以方便惯了的人们不会再度回归到以笔墨为主体表现工具的状态。遂致使笔墨至今为止使大多数文人都不擅长运用了。

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什么叫文人字。我们上面说过,传统文人他们书写的目的性很强,笔墨就是他们进行文化生产的工具,除了个别人以外并没有将平日的书写当作书法艺术来看待,更提不到运用了。“实用”就是笔墨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但是俗语云,熟能生巧。他们在平日笔墨的运用中虽未特意从书法技巧意义上进行追求,但是由于大家都将字写得好坏视为脸面,故此谁都力图将字写得美;再者,多年的大量书写,其熟练程度已经成为下意识的行为,而艺术规律之一就是熟练,熟练必然流畅,流畅就是构成书法美最主要的因素。从此我们可知,形成文人字的基本条件必须是经过大量的多年的书写。否则,即使你的学历再高学问再大,你的字也非文人字。

czlifdodxepxcshpmi.jpg

刘玉来作品

今天的文人们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无笔墨式的训练,因此绝大多数文人在笔墨上都因为教育的缺失而生疏于笔墨的表达,更不用说熟练流畅了,加之在平日写作书写时并非以笔墨的形式,故此这些文人可以说是有文化无笔墨。他们中有些文人为了应付门面也搞些笔墨训练,但书法艺术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可成的,况且半路出家大都缺乏将心沉寂下来的耐力,为了抄近路便采取画字的手法,为此这种笔墨绝对没有熟练的流畅,有的可能是蹩脚的所谓造作出来的稚拙。其中有些文人确也搞些书法,但他们的目的就是在书法上,就是为了将字写得好看些,为此他们虽可以将字写得有书法趣味,但绝对不会有传统文人笔下产生的那种率意、那种自然而然的笔墨意趣。传统文人的笔墨功夫是在不经意中形成的,有的是天真意趣和无法之法形成的美感。

所谓文人书法必须是自幼便习练笔墨,曾以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的文人所写的或稿件、书信或书法作品。近当代中这些文人可能有些稿件也使用了钢笔、铅笔,但他们终其一生的主要书写并没离开过毛笔。所以他们的硬笔也具有毛笔的意味。上面我们说过,在使用毛笔书写年代中的许多文人,他们并不将毛笔书写当作一件艺事,仅作为书写表达,如许多知名学者、官员等。再有在硬笔替代毛笔后,那些原本以毛笔书写的文化人仍有一些在坚持,此中也有大规模书写时用硬笔者,这些人的墨迹自然皆属于文人书法范畴。

那么什么人的书法不属于文人书法范畴呢?近、当代许多文化人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毛笔书写,在毛笔书写上毫无基础,更谈不到造诣可言。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因为在社会上大小有了一点名声,为了应酬等需要又去学习毛笔书写。这些人中如果确有造诣的,其后来的毛笔字也可视为文人字;如果属于糊涂乱抹,或没什么艺术价值的,则不属于文人字。我们这里所说的文人字的概念是:文人书写的有一定或特殊造诣的毛笔字,这在当代文人中当为凤毛麟角,否则很难列其中,列也只是恬列而已。请看鲁迅、钱钟书、郁达夫的手稿:在这些个稿件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没有在意怎样去体现笔墨的美感,他们的心思全集中在内容上,但我们可以从中可以感觉到一种自然、流畅的美。

这里我们还必须再厘清一个问题:新文人硬笔笔迹算不算文人字。可以肯定的说应当算。假定以五四时期为硬笔书写之始,因为近百年来涌现出了大量文化人,他们基本运用硬笔书写,而硬笔书写也具有艺术性,也具有强烈的个性和书写美感,也有越熟练越美的特质。尤其在文人大量创作书写中,他们也是将注意力关注在书写内容上。这一切与毛笔书写的文人是一样的。因此新文化人的硬笔书写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且与专业硬笔书法不尽相同。不过因为新文人掌握硬笔书写技能与传统文人掌握毛笔书法有一定区别。那就是新文人的硬笔书写技能大都缺乏专业统一的模式,比如描红、临帖之类。不言而喻,这些人的“书法”在艺术性上大都不免要大打折扣。

czkns9nh9q1mzx12et.jpg

刘玉来作品

当代的文化人几乎都使用电脑书写,如此一来使得原来硬笔书写稿件量大幅度降低。电脑代替手写的结果虽然提高了书写劳动效率,却降低了新文人硬笔手写成果。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说,一个知名人物的手稿就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就是一件难得的绝世艺术品。在收藏热急剧升温的时代,亦或在今后手写成为过去时的未来,手稿的价值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历史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方便惯了的惰性和高效率促使下,恐怕很难再有自然巨著手稿问世了。一些特意制作性质的手稿将会补充收藏者的需要。为此未来这种原始硬笔书稿的价值定会攀升。还要指出的是现代人的名人书稿的价值不是书法而是名人效应。

总而言之,无论文人毛笔书体还是文人硬笔书体,其名贵一为名人效应,一为艺术性,二者不可缺一。软笔、硬笔书写形式势必随着电脑书写的进,手工书写的退而渐式微。就在这一进一退中,文人字,或云文人书法的衰落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了。从文人书法角度审视这种衰落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可毕竟世界从来没有不散的宴席啊。不过从收藏角度来看,又会给收藏者提供美好的时机,因为其价值无疑会因此而得到巨大的提升。

北京艺术研究所刘玉来 2024.3.4

责任编辑:娜兰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