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宁波这场展览全景式呈现中国版画艺术百年历程

宁波这场展览全景式呈现中国版画艺术百年历程

2024-04-26 10:41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从革命和建设中寻找版画的民族性

《当敌人搜山时候》 彦涵,木版,22.7x17.7cm,1943年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藏

《蒲公英》吴凡,水印木刻,49.6x33cm,1959年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藏

展览第二篇章“转场:从革命到建设”探讨的则是鲁迅过世以后,版画艺术中心转移到以延安为中心的木刻运动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版画艺术功能的转变。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启发下,解放区版画家深入人民生活,汲取陕北民间艺术精华,创新性地融合革命题材与传统年画、剪纸等元素,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新中国成立之后,版画艺术则调整以往“战斗武器”的定位,以更好地服务新中国的文化建设。

彦涵《当敌人搜山时》、吴凡《蒲公英》是本章节的代表作。早期新兴木刻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解放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冷落,延安地区的木刻创作开始放弃早期惯用的欧化表现方式,转向更为民族化的木刻语言复现抗日战争。在《当敌人搜山时》中,彦涵以抗战四年的战斗生活为灵感来源,选择以金字塔构图描绘了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八路军战士,仍然在老百姓的支持下继续顽强作战,借以体现在抗战时期由民众们构成的一股坚不可摧的抵抗力量,并由此引申出人民战争必将胜利的伟大主题。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号召文艺工作者创作形式上民族化,为响应国家,木刻版画家们开始不断探索版画的民族形式。作品《蒲公英》借鉴民间水印木刻的形式,以“给世界以和平”为主题,刻画了一个小孩将蒲公英的种子吹向天空的细节,蒲公英寓意着代表祈求和平的心愿被带向全世界。此篇章揭示了版画艺术在时代变革中,如何顺应革命需求和国家服务,深植民族土壤,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开启民族新篇章,有力推动中国新兴木刻艺术的成熟与升华。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