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正月初五日,我盘坐在国清寺的庙檐下,闭目嗅闻,来自隋朝的梅香。
丝般的微雨,润着经冬草木,泽了石板青苔,仿佛空气中弥漫着的是天花的醇香。
快将入定时,远处飘来隋塔上的风铃声,清脆、庄严而宁静。
想起1993年的深秋,在宝鸡的法门寺,塌残了一半而仍矗立在黄土塬上的汉塔下,一阵风,惊响了塔上的风铃,于莽莽塬野上有"风吹玉振”般的美妙。
就这样,我坐在东汉末年时的残塔下,感知着来自三秦大地的风,与唐时的铃铎合奏的和鸣雅韵。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看似不经意的事,其实有着时空的重叠,1993年的法门寺,2024年的国清寺,这不同的风铃声,却有干裂秋风和润含春雨的两重境地。汉唐的铃铎不语,任你在其塔下轮回多少次,其实听的都是一样的声音,人的心音。
望着梅花在丝雨中一瓣一瓣地飘落,我有些莫名的喜悦和感伤,它历经1400多年的吐故纳新,才有今日的前世今生。由此想起身为晋王时的杨广;想起意气风发的郭老郭沫若,在隋梅树下的留痕:
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君梦复何痴。
想起豪放了一生的李白,却在这地儿的某个角落,写下极具禅机意趣的句子:
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
《繁花落寂.逢雨闻铃》
68cmX68cm/2024
《梵寂》
68cmX68cm/2024
《繁花落寂》
68cmX68cm/2024
2020年的深冬,应友邀游湖州,无意间去了铁佛寺,寺不大,但清净素雅,颇具古风雅韵,是我所心仪之去处。其时正口罩其间,除了几僧人,别无他众。
庭中有几树红粉梅花,在黄墙下迎寒盛放。漏窗、檐角、风铃,香炉、水缸,一派禅意的画境。
飘落的花瓣,辅满缸中的水面和树下,遍地胭脂色红。
我画过故宫红墙下的梅花,也于雪中访过西子湖上孤山的暗香疏影,看过苏州的香雪海,遍访过各地的古梅和梅园,唯独被眼前这寂寂小庙里的两树梅花所感动。
在冬日的阳光下,它灿灿夺目,仿若红色的朝霞;它照映了佛堂的菩萨,也照映庙堂,还有此时看花的我。
素面翻嫌粉涴
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的这首《西江月.梅花》,倒是很应此时的境。我想这小小的寺庙,既是菩萨的道场,也是僧袍的江湖,更是这百年梅树的住所。因有这两树梅花,小小的铁佛寺,已是江浙沪冬春时节的打卡顶流之地。
我曾在这一树繁花下,焚香,煮茶,画画。
《繁花.时光》
铁佛寺的一树繁梅
《繁花.时光》
铁佛寺的一树繁梅
《一树梵寂》
68cmx68cm/2024
铁佛寺的一树梅花,背景是黄色的墙,与前面的胭脂粉红色的花,色感极美,但以中国画表现这两色,做到美而不俗是极难之事。
《繁花.时光》
铁佛寺的一树繁梅
《繁花.时光》
铁佛寺的一树繁梅
《繁花.时光》
铁佛寺的一树繁梅
2023年春,上蓟州盘山,于天成寺,法雨香花,日光短长。
《繁花寂照》
136cmx34cm/2023
《繁花寂照》局部
《繁花寂照》局部
《繁花寂照》
50cmx34cm/x2
《繁花寂照》
50cmx34cm/2023
《繁花寂照》
50cmx34cm/2023
手记
画几笔淡淡禅意的花容易,画万紫千红的繁花也容易。
在淡淡禅意的几笔花里,画出有繁花似锦的禅意,确实不易;但在万紫千红的繁花里,画出禅的意味,却是不易中的不易。
当下画者多不会用色,以为黑白就是禅意,以为色多就会流俗,此实乃不知中国传统丹青之故也。
2024.5.10夜
侯立远
独立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