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 《青衣仕女》 20世纪60年代
美国作家爱伦·坡的超短篇《椭圆形画像》中的女主角,是一个灵动活泼的美丽女人,画家丈夫沉迷于画布上的她,而忽略了作为模特的她。画了一个月后,当陶醉在完成的肖像画不能自拔的丈夫再次看向女人时,发现她已经在抑郁中离世。小说是虚构的,但符合小说家真实思想。爱伦·坡用“椭圆”来形容这个肖像,想必他知道一旦看到椭圆二字,读者马上能得到他要传达的意境,比如神圣和生命力。
1919年,林风眠去法国勤工俭学,1926年2月回到上海。他始终记得第戎美术学院杨西斯院长的点拨:不要一味地学习西方,更要关注自己民族的宝藏。林风眠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他从中国古代艺术中汲取的营养。但是,他的仕女画不是对敦煌壁画的照搬,他画的是艺术家主观世界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完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些仕女作品代表了林风眠最成熟的仕女造型,或者说,是艺术家借仕女象征意义对美进行的最完美的呈现。
林风眠写道:“美像人间一个最深情的淑女,当来人无论怀了何种悲哀的情绪时,她第一会使人得到他所愿得的那种温情和安慰,而且毫不费力。”美像淑女——林风眠其实画的是美,天人合一的脱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