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玩趣——中国美术馆藏民间美术迎春展”海报
“生活·信仰:汉代艺术百态”特展海报
【好展推荐】
春节假期刚刚过去,浓浓的年味中,各地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年节活动让人们度过了欢乐喜庆的时光。琳琅满目的艺术展览和非遗活动,则以另一种形式为观众奉上文化盛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美术馆、博物馆中过个“文化年”。本次,我们整理了近期的优秀展览内容,与大家一起奔赴一场展馆里的艺术之约。
多彩年节 灵蛇迎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传达着亲情、祝福等美好意义,2025年是我国“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年。为了迎接乙巳蛇年的到来,从年前开始,许多美术馆、博物馆就精心策划了节庆相关的各类展览,以飨观众。
中国民间艺术中的蛇,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它既威严神秘,也妙趣横生。在中国画、楹联、年画、剪纸、皮影、玩具、面具、刺绣等艺术类型中,蛇呈现出林林总总的多面形象,寄托了丰富多彩的美好寓意。春节期间,自然有诸多以蛇生肖元素为主题的展览与观众见面。如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灵瑞迎新——中国美术馆蛇年题材美术作品展”,共展出蛇年题材美术作品80余件,体现出蛇这一形象在美术作品中的广泛运用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国家动物博物馆主办的“它们·巳蛇”展,则从不同视角聚焦以蛇为代表的两栖爬行动物,深度探索其在文化、科学、生活三个领域的重要价值,除文物展品外,还以标本等形式揭秘对蛇的文化认知背后所遵循的科学逻辑,对以蛇类为代表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科学普及。除夕当天,“乙巳华章——蛇年生肖文物与艺术精品展”于天津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用“蜿蜒传说蛇行天下”“灵蛇妙纹 蛇腾吉金”“瑞蛇佑安人蛇共舞”和“童趣艺术集”四大单元总体论述蛇在中国文化中的漫长历史变迁,旨在为普罗大众呈现“蛇”这一文化意象在中式审美中的璀璨图景。
蛇作为十二生肖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象征意义,还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及信仰习俗之中。北京民俗博物馆推出“巳至福昇——北京民俗博物馆蛇生肖主题文物展”,以“蛇与十二生肖”“崇蛇文化”“节俗里的蛇”“蛇的传说故事”“蛇与蛇纹饰”五个部分展开讲述,带领观众了解民间蛇主题文物,去亲近民俗、感悟生活。
木版年画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承载历史,传承民俗,不仅是珍贵的美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历史和社会变迁不可或缺的形象资料。春节期间,多个博物馆展出了各地木版年画作品,为观众呈现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图景。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瑞彩盈门——木版年画展”,从木版年画六大产地精选出40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神灵神兽”“人物故事”和“吉庆富贵”三大主题单元,让观众在节庆氛围中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首都博物馆开设“版上生华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聚焦京津冀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北京年画兼具工整细腻与古朴庄重的审美特色,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精美典雅的艺术品位,河北武强年画体现出古拙粗犷、乡土气息浓厚的鲜明风格……不同特色的作品向观众们诉说着各地区在岁月长河中的独特故事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