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甘肃见证秦崛起

甘肃见证秦崛起

2025-02-20 12:18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陶兴华 缐育乾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垂鳞纹秦公铜鼎

铸就伟业

西周中期,秦人先祖非子因为擅长畜养马匹得到周孝王的赏识,非子获赐“秦邑”封土,其身份为周天子“附庸”,周孝王还特授非子一系秦人得以专享嬴氏宗族祭祀权,这实际上就是让非子成为嬴氏宗族的正统合法传承人。非子生秦侯,秦侯生公伯,公伯生秦仲。秦仲被周宣王册封为大夫,秦人身份地位得以进一步提升。公元前822年秦仲在征伐西戎时战死。从秦仲担任秦人领袖开始,秦人势力逐渐发展强大起来,秦人社会从此开始创设相应的礼乐制度。秦仲在秦人群体中声望颇高,诗经《车邻》便是秦人赞颂秦仲的诗篇,全诗描述了秦人社会车盛马壮,印证了秦人善于养马、长于驾车的史实。其中诗句“未见君子,寺人之令”中的“君子”指代秦人领袖,“寺人”是春秋时期掌管国君出入的传令官,说明秦仲时期秦人社会礼乐文明开始兴盛。

秦仲长子庄公统帅周秦联军击溃西戎,被周宣王册封为西垂大夫,以“西犬丘”为核心发展根据地。礼县西山坪遗址是一处西周中晚期城址,通过对出土器物的研究可知,西山坪城址是秦人早期的一处聚居地,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秦人城址,很可能就是史料记载的“西犬丘”的核心部位。

西周末年,秦庄公长子世父发誓为其祖父秦仲报仇,主动请缨外出击戎,并且将太子之位让给弟弟秦襄公。秦庄公死后,雄才大略的秦襄公继承西垂大夫爵位成为秦人领袖。申侯联合犬戎攻入宗周镐京,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各派势力分别拥护周幽王儿子平王宜臼和周幽王弟弟携王余臣继承天子之位,西周出现了短期的“二王并立”局面。在这种社会局势下,秦襄公审时度势,毅然选择站位周平王阵营一方。秦襄公率领秦人援救周王室,并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平王为了感谢秦襄公,册封秦襄公为诸侯,口头承诺将关中岐丰之地赏赐给秦人。秦国自此正式建立,秦襄公特别于西畤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典礼,宣告了秦国建立的合法性。

礼县鸾亭山遗址毗邻西山坪城址,考古工作者在鸾亭山顶发掘了一处西汉时期的皇家祭天遗址,有学者推论鸾亭山下很可能就是秦襄公举行祭祀典礼的“西畤”所在地。从非子时期的附庸升级为秦襄公时期的诸侯,曾经处于被周人流放奴役地位的秦人社会综合实力得以飞速提升,这对于秦人地位而言实在是一次质的飞跃。此后秦人得以与其他诸侯国在法统意义上平起平坐,凭借着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秦人势力崛起并逐渐发展壮大。

为了赞颂秦襄公的丰功伟绩,秦人创作了诗经《驷驖》诗篇来赞美秦襄公并憧憬美好前程。《驷驖》描绘了秦人游猎的场景,表现出秦人的尚武精神。有学者研究认为,该诗“游于北园,四马既闲”中的“北园”很有可能就是西畤之后苑,位处陇南市礼县境内。《小戎》在赞美秦襄公的同时,还记述了秦人尚武善战、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诗句“在其板屋,乱我心曲”中提及秦人在陇东南一带居住的特色建筑 板屋。先秦时期,陇右多林木,西戎因地制宜,以板造屋,创建了板屋住宅模式。秦人长期与西戎族群互动交融,板屋住宅模式即是他们互相学习、彼此影响的结晶之一,至今在陇南山区依然保留有板屋建筑痕迹。

秦襄公死后,秦文公即位。公元前726年秦文公率领部分秦人翻越陇山东进关中,并在关中西部的汧渭之会建立新的都邑,此后秦人便以关中为根据地东征西讨,开启了秦国迈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征程。

秦文化印迹

虽然秦国都城在不断向东迁移,但是在甘肃境内依然活跃着大量的秦人,并留下了为数不少的文化遗存。

礼县圆顶山遗址与大堡子山隔河相望,是一处春秋中晚期秦国中下层贵族墓地。刘家沟秦墓位于平凉市崇信县锦屏乡,是一处战国时期的秦墓,随葬器物带有“卤”字形符号,为研究秦国卤县治所提供了实物资料。放马滩秦简出土于天水市麦积区党川乡战国秦墓之中,除了460余枚简牍以外,墓中还出土了战国时期秦人木板地图,它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地图。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群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县城西北17公里处,属于战国晚期归附于秦国的西戎族群墓葬遗址,其中的竖穴土坑墓形制和车马器等器物带有较为明显的秦文化因素。王家湾墓地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王家洼村北部,同样属于战国晚期的西戎墓地,其墓葬形制和器物类型也带有较为明显的秦文化因素。礼县六八图遗址主体属于战国时期秦国平民墓葬群,墓主人多为深受秦文化影响的戎人,这为我们研究秦人族群构成和秦戎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秦昭襄王时期,秦人攻灭义渠戎,于其地设立了陇西、北地、上郡,随后修筑长城以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史称“秦昭襄王长城”或“战国秦长城”。甘肃境内战国秦长城主要分布在定西市、平凉市和庆阳市境内,由西南向东北,横跨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镇原、环县、华池等八个县域,全长400多千米。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继续修建了西起临洮(约当今定西市岷县),东抵辽东的万里长城,史称“秦始皇长城”,甘肃境内秦始皇长城主体是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修补完善而成。

为了应对北方匈奴的袭扰,秦始皇还派人修建了直道。秦直道从今陕西省淳化县出发,到今内蒙古包头西终止,南北大体呈直线分布,故被称为“直道”。甘肃境内的秦直道长约300千米,南北跨越庆阳市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个县境。《甘肃省境内秦直道沿线旅游公路规划研究》记载,秦直道“最南端在前马原两女砦,与陕西省旬邑县石门关段秦直道相连,最北端与定边县白马乡白马涧相连,沿途经过庆阳市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其中正宁县境内约70千米,宁县境内约60千米,合水县境内约60千米,华池县境内约110千米”。秦直道自秦代修建以来,长期沿用至清代晚期,部分道路至今依然被当作农村道路和森林消防通道使用。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