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星空中,宋雨桂先生犹如一颗璀璨的恒星,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沉的精神力量,照亮了传统水墨走向现代的探索之路。他笔下的山川草木、云水烟霞,既承载着千年文人画的精神血脉,又跳动着当代艺术的创新脉搏。
宋雨桂的艺术世界,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响。他深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将自然之魂与心灵之境熔铸于笔墨之间。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品味到宋元山水的意境悠远,又能感受到现代构成的视觉张力;既有传统笔墨的深厚功底,又有当代艺术的形式探索;既是对千年文脉的深情回望,也是以东方智慧回应现代性命题的勇敢突围;既有对自然万物的深情礼赞,又有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既有传统文人的精神追求,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多元融合的艺术特质,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地域与时代的局限,成为连接古今的艺术桥梁,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他的艺术根植于中国山水精神的血脉,却从不囿于窠臼。他以苍劲的笔锋解构传统皴法,以氤氲的墨色重塑天地气象,将北方的雄浑与南方的灵秀熔铸为饱含诗性的视觉语言。无论是太行山脊的嶙峋筋骨,还是江南烟雨的朦胧韵致,在他笔下皆化作流淌的哲思,泼墨晕染间暗涌宇宙的呼吸。
此次展览以“泼墨见山”为题,精选先生从艺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贯穿其早年对宋元意境的追摹、中年变法时期的磅礴实验,直至近年返璞归真的空灵之境,观众可直面水墨在宏大叙事中爆发的史诗性力量。
当观众步入这片由水墨构筑的山水秘境,或可触摸到一个艺术家以孤独为火种、以坚持为路径,在喧嚣时代中守护文化根性的赤子之心。谨以此展,致敬一位永不停歇的探索者。愿这些跃然纸上的山河岁月,能唤起观者心中对自然永恒的敬畏,对艺术纯粹的热爱。
作品欣赏
《傍晚》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70×49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宋雨桂
花瓶长绿草,茶碗泛香醅。
逸兴难拘缚,寻诗屐破苔。
《瓶花》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46×32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雨桂
《芦雁图》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65×46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识
印文:雨桂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70×42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宋
《梅花》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46×30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雨桂
《白梅》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46×31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宋
《繁花》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60×30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雨桂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131×68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戊辰秋月写于中国辽宁画院宋雨桂
印文:宋 雨桂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68×53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宋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64×58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宋雨桂印
《夜色》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46×40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宋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78×63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宋雨桂记识
印文:雨桂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46×45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宋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111×31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戊戌秋月宋雨桂
印文:雨桂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46×32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雨桂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68×65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
印文:宋雨桂印
《山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68×57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雨桂记之
印文:宋雨桂印
《桃花流水》
宋雨桂(1940年—2017年)
99×69cm
镜心·设色纸本
款识:甲子年初秋雨桂
印文:宋 雨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