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自六朝起便以绘画为文化特色与发展优势,历经近一千八百余年的岁月沉淀,逐步形成极具个性的绘画艺术风貌,且历代传承从未间断,至今仍是我国绘画艺术创作的重要基地与核心重镇。对于长期在南京生活、工作并从事创作的中国画画家而言,肩负着传承的使命,他们应满怀信心,以强烈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在传承中展现自身的艺术才华与精神追求。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新金陵画派,是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美术现象,其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如今,距离新金陵画派崛起已过去六十余载,是时候从传承角度,对这一美术现象的绘画精神及其影响展开全面回顾、深入反思与长远展望,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当代南京中国画艺术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与新观念。那么,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如何传承新金陵画派精神,走出全新艺术道路,充分发挥当下南京中国画艺术的特色与优势?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深入探讨:
1.要高度重视中国画艺术的原创性发挥
不可否认,活跃在南京的中国画画家群体,有不少艺术家是新金陵画派画家的学生或再传弟子,直接受其授业与熏陶。他们传承的绘画创作观念和风格特点,深刻影响着南京地区中国画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美术事业的进步。
当今时代,文化、政治、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入认识新金陵画派的精神本质,从创造性层面挖掘其蕴含的文化、精神与绘画资源,以此促进南京地区中国画创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值得南京中国画画家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
钱松喦《红装素裹》
2.传承新金陵画派绘画中的精神性、抽象性因素和艺术美感
新金陵画派精神的传承,不可忽略的是其审美层面上的独创性。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新金陵画派确立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性与抽象性特质,构建起深邃而独特的艺术美感体系。这些特质不仅为新金陵画派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基础,也成为其审美内涵与风格构建的核心要素。
当代画家若想在传承中实现突破,需加强领悟新金陵画派绘画中的精神性、抽象性因素,注重绘画审美意象的把握,注重艺术美感的锤炼和塑造,唯此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绘画艺术特色和审美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