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时期嵌宝石覆面。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大家能在展览第一部分看到十分有质感的动物造型饰牌,也能看到珠光宝气的冠饰,还有金光碧玉的马鞍式灯笼。从第一单元兴起,到第二单元碰撞,再到第三单元融合,能够看到凶猛的动物形象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吉祥寓意的龙凤呈祥、双龙戏珠等形象,彰显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格局。”首都博物馆策展人赵婧介绍说。
“大家可能会发现,很多金器和草原文化、草原部落、草原贵族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中原汉人更尚玉器,而黄金最初是草原民族的一种装饰,特别是一些马具,能体现‘马背上的民族’特色。”赵婧说。
一件骑射武士形饰牌可谓此次展览最重磅的展品。饰牌造型威武,动感强烈,骑者缠着头巾,头巾下方垂有两条发辫随风飞舞,双目圆瞪,嘴下有浓密的络腮胡须,双手拉弓欲射。饰牌背面残存带黑漆皮的薄木片,上面用金钉将饰牌与木片定缀在一起,可知原来应该是某件木质器皿上的装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