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艺 > 李连杰:我一直头脑清醒(图)

李连杰:我一直头脑清醒(图)

2011-12-08 08:45 文章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李连杰的从影经历来看,他总能在关键的历史时期走对正确的潮流方向:他赶上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也是赴好莱坞打拼的第一代内地明星。如今,他已从一个功夫明星成功转型为慈善事业家、企业家。
 
李连杰

李连杰


李连杰经历了四次“创业”。他40年前开始习武,30年前进军影视圈,6年前创立了公益组织壹基金,今年又创立了太极禅国际文化推广公司。从李连杰的从影经历来看,他总能在关键的历史时期走对正确的潮流方向:他赶上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也是赴好莱坞打拼的第一代内地明星。如今,他已从一个功夫明星成功转型为慈善事业家、企业家。李连杰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他做公益,是希望在中国建立一种更好的机制,把财富再分配给弱势群体;而做太极禅,则是因为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软实力的缺失。
 

 


26年前,徐克找李连杰拍戏,两人在香港第一次碰面。

那天晚上,22岁面貌清秀的李连杰,不好意思地站在导演张鑫炎身后。那时他已经是个知名武打明星,拍完了《少林寺》和《少林小子》。

“我觉得他很害羞,身上没有练武人的那种粗鲁气,很小孩的感觉。这似乎更接近他的本性。”徐克当时就想,一个在《少林寺》里有如此激烈武打动作的人,原来也可以这么羞涩。此后,两人相继合作了7部电影,李连杰也成为了国际功夫巨星。

1年前,徐克再找李连杰拍《龙门飞甲》,换成他来北京碰面。

徐克还在继续拍武侠片,只是加了3D技术;李连杰继续演身怀绝技的大侠,当别人都冲着徐克喊“老爷”,他还是叫“导演”;大家都叫李连杰“李老板”,而徐克还像过去那样叫他“杰仔”。

20多年的光阴,弹指间,白马过隙。当年的内地楞头小子李连杰,当过导演,打进香港影坛,拿着华语功夫明星的最高片酬,组电影公司,做过老板,闯过好莱坞,拿过金马奖影帝……最重要的是,他如今已从一个功夫明星成功转型为慈善事业家、企业家。

当成龙还在开影视公司,投资电影,苦苦寻求文艺转型,后辈甄子丹这几年紧随而上,48岁的李连杰无疑是功夫明星里最有眼光、也最善于经营的人。现在,他一年里只拍4个月的电影,其余8个月则干其它事业。他从来不做不切实际的梦想比如要在演技上获得更多的。他头脑清楚,目标明确:“别人来看你,就是打,不是为了文艺。”

他告诉记者:“我的人生像是活了60岁。”

徐克的知遇之恩

拍徐克的电影,李连杰的嘴上并不提报恩。

徐克找他那会儿,他正在折腾壹基金,忙得热火朝天。徐克给他写了封短邮件,说要拍个3D武侠片。“我觉得很有意思,没拍过3D,想看3D这个新科技能把中国武侠呈现成什么样。”李连杰说。

李连杰无疑是念旧的。去年他就接拍了两部电影。拍摄《白蛇传说》,是为了报恩投资人崔宝珠。当年,李连杰在香港开公司,拍“方世玉”系列的时候,正是崔宝珠帮他打理公司。李连杰做监制,崔宝珠就做策划人,包括后来李安来找李连杰拍《卧虎藏龙》,也都是崔宝珠帮忙从中牵线搭桥。遇到有着20多年友情的崔宝珠上门找他帮忙,他根本无法拒绝。

另外一部,就是即将在12月16日公映的《龙门飞甲》。该片导演徐克,对李连杰也有知遇之恩。

当年,李连杰因为主演张鑫炎导演的《少林寺》、《少林小子》有了一定知名度后,接连拍了《南北少林》、《中华英雄》,却很难再有突破,影片票房也不如预期。张鑫炎建议李连杰去见徐克,说这位留美归来的年轻导演很有想法。

1985年,他与徐克深夜会面之后,相谈甚欢。但李连杰无法独立接拍港片,他必须面的现实是,自己还是国家武术队的人,不是自由身。他见识过香港影视圈的花花世界,遇到过片商捧着6百万支票的诱惑。当时他自己每天只有一两块的片酬,却不敢拿这些钱,因为领导说“钱得交给单位”,因为“没有国家哪有你”。

李连杰蠢蠢欲动的内心,对前途的规划,与体制的冲突越来越大。为获得自由身,这位武术冠军给邓小平写过信,希望能够退役读书。领导人的回信没能改变他的命运,他的退役申请一直不被批准。个人被转借给香港银都公司4年,每拍一部戏,单位就能拿到4万元的收入。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李连杰才脱离武术队,带着妻子移居美国。李连杰跟记者提起,当年他的很多同门师兄弟至今还留在体校,至今还重复着几十年前的事情。而他,已经走得很远了。

 



再次遇到徐克时,李连杰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自己做导演的《中华英雄》遭遇失败;拍过李小龙《精武门》的香港导演罗文,捧红过成龙,可找李连杰拍的《龙在天涯》,却也遭遇票房失败。

徐克先和李连杰拍了《龙行天下》,讲述黄飞鸿再传弟子的故事,无论影片的质量和精彩程度,都远超罗文的《龙在天涯》。之后,徐克全力以赴为李连杰量身打造了黄飞鸿这个经典角色。

徐克告诉记者,当年拍《黄飞鸿》,是因为那个年代里没有一个很安稳、很可靠的银幕英雄人物。那是一个反英雄的时代,吴宇森已经拍出了《英雄本色》。当时流行的电影里,每个英雄都有很多缺点,并不可靠。徐克希望黄飞鸿能成为一个完美的银幕形象。

在当年的徐克眼里,李连杰是最合适的黄飞鸿人选:“他跟其他人的气场不同,让你感觉他是有内涵,有正义感的,而且在中国武术界里也有一定的地位。这些加起来,让我觉得他必然可以担当这个英雄偶像的角色。”

黄飞鸿开始闯世界

在徐克之前,黄飞鸿题材的香港电影有许多。当时黄飞鸿的形象,以戏剧武生出生的关德兴为代表:古板中年人,戴瓜皮帽,一身正气,不苟言笑,练南派武功。

徐克则根据李连杰的特长,设计出新的黄飞鸿形象:更年轻,英姿勃发;打一套潇洒、舒展的北派功夫;搞笑功夫也不亚于徒弟。

当时,大多数港片20多天就能拍完,但徐克的《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拍了整整8个多月,期间换了多个武术指导,换了11个摄影师。直到拍摄结尾,武指换成袁和平后,一切才变顺了。关之琳曾经坐在李连杰旁边,幽幽地跟他说:“我坐在这儿都15天了,还没有拍过一个镜头呢。”

这部影片在香港上映后非常成功,在亚洲范围内都大获好评。李连杰走在香港的大街上,被人叫了三年的“黄师傅”。他成了红遍亚洲的华人功夫巨星。徐克也由此进入了武侠创作的巅峰状态。

20多年后再拍《龙门飞甲》,徐克的外表像个老顽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李连杰显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英姿勃发的黄飞鸿了。

李连杰记得,定造型的时候,徐克走过来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话就走了。隔了十五分钟,他又进来,说了一句:“你胖了?”李连杰只能回答:“可能有点。”

改变的不只是外表。

从李连杰的从影经历来看,在关键的历史时期,他总走在潮流的正确方向上。上世纪80年代初,他拍《少林寺》成名;90年代初,选择到香港拍戏的他正好赶上了港片的黄金时代,黄飞鸿、方世玉等角色帮助他成为新一代的功夫明星;90年代中末期,香港电影出现败象,他却已远走美国,拓宽华人在好莱坞的动作市场,也是内地明星国际化的第一代;到了20世纪初,开启内地国产大片标志性的第一部电影《英雄》里,张艺谋请到了李连杰,他也顺势把重心从好莱坞搬到内地。

问李连杰:“你为什么总是能敏锐地抓住潮流?”他指出:“这话前后有点逻辑问题。”这里面的潜台词是:“不是潮流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而是我到了哪里,潮流就跟着起来了。”

李连杰的证据之一就是:1989年他到香港和徐克拍《黄飞鸿》之前,香港流行的是吴宇森的枪战黑帮片,而他们拍了三部《黄飞鸿》后,港片的潮流又回到了武侠世界。

有朋友和李连杰开玩笑:“每十年,你就踩回去一次,然后都成功了。”

第四个十年

“但每过10年,我就会遇到这么一个坎。今年就是第四个十年。”李连杰喃喃自语。

在他的第四个十年里,李连杰对功夫片显然已经没有多少兴趣了。在见记者前的那个晚上,他拒绝出席《白蛇传说》剧组的庆功宴,而是跟壹基金连夜开会。壹基金在李连杰经营了6年之后,已经初具规模。在他的目标里,壹基金要成为500强企业,并从依附于其它慈善机构下面脱离出来。去年12月3日,壹基金在深圳落地,正式成立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拥有独立从事公募活动的法律资格。这在中国慈善历史上,结结实实往前迈了一大步。

 



现在,壹基金已处在“后李连杰”的时代。李连杰与王石马云马化腾牛根生等10位企业家成为基金理事会成员,他作为创始人,只保留了永久理事的身份。壹基金日常的大多数事物都由其他企业家负责,但李连杰还是要跟着操心。执行理事长王石正在美国游学,但李连杰每周都要会跟他开电话会议。

“没了李连杰会让大家不习惯,但是要慢慢习惯,就像有一天,你会相信汇丰银行,至于谁是汇丰的老板并不重要。我相信这个品牌,相信它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而不是某一个人。”李连杰说。找一帮企业家坐镇,李连杰对此其实也是深思熟虑:这帮人管理企业的水准都没问题,而且各个身价很高,应该不会有贪念。

“这帮理事管理的都是上百亿、千亿的公司,他们贪污这几百万,没意思。我找他们,就是因为他们不会这么做,而且亏损的时候,也会自己偷偷填进去一点。我就是为了做一个机制,让大家都放心。”李连杰说得直接。

“拿,要拿得准;放,要放得清楚。”这是李连杰的做事逻辑。

去年底,他的重心已转向下一个宏图伟业。他在今年9月网商大会上宣布:“我也是个创业者,现在是我生命中第四次创业。我练武术40年,拍电影30年,做慈善6年,现在再一次创业,创业的内容叫‘太极禅’。”据说,这是他与马云头脑风暴的结果,两人今年共同创立了太极禅国际文化推广公司。

做公益,李连杰是希望在中国建立一种更好的机制,能把财富再分配给弱势群体。而现在做太极禅,是因为他和很多企业家都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软实力的缺失。“我一直都说,中国第一代的富豪,30年、50年以后人生就会结束,如果只留给孩子财富和管理经验,那是一种遗憾。你必须还留下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在这个土地上滋养过我们的东西。”李连杰说。

怎么进一步拓展太极禅,李连杰卖了一个关子。他已经在聚集文化界和企业的精英,动员周边所有力量一起来做这件事情。未来,他还有意联手崔宝珠、袁和平,拍一部太极题材的影片。

B:外滩画报TheBund

J:李连杰JetLee

大侠都是被包装出来的

B:在《龙门飞甲》里,你演的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世外高手,其实你从出道到现在,在华语片里基本上都是扮演正义的英雄人物,你怎么看待自己一直被塑造成这样的形象?

L:最近和人聊天,还说起这件事。其实,从9、10岁的时候到现在,我都没有改变当时的梦想。小时候,人家问:“你的志愿是什么?”。小朋友会回答:“解放军、铁路工人……”我就说:“我想做‘浇花者’浇大自然的花。”

我们学校后面就是北海公园,不对外开放,黄昏五六点的时候,我就蹲在那里看工人浇花,特别羡慕。他们都是在没有人的状况下浇花,我特别向往那样的一种生活。

拍电影之前,我16、17岁,人家嫌我个子矮,一度不要我。我经常去那个圆明园,走到没有任何人的夕阳断壁里,一个人坐在里面想事情。环境和我的心境一样,就是种种凄凉和凄惨。

所以,那天跟我的朋友在聊,我很想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本性,说“浪人”吧,也不合适。其实就是那种想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向往自由;也就是把人世间的事,都看通了那种感觉。

这种这种状况下,不管你去拿冠军,代表北京市,代表10亿中国人争光,代表中国出国,你都是代表某种当时的环境去表达。拍电影,就更是如此了,大部分的角色不是一代宗师,就是行侠仗义的,他们的世界一定是黑白的。包括这个角色也一样,一定是这样。但是我个人内心不是这样。

B:徐克还说,他看到你,就觉得你是一身正气的人。

L:认识我20多年的人,起码知道,我不是一个会给别人带来伤害的人,会轻易害人的人。跟我在一起,你不会说:李连杰需要防着点,大家需要随时担心。他可能也是有那种感觉。我们在生活里、单位里,先了解清楚,会有哪些不安全感?哪些人是可以给我安全感的人?我基本上是不会给人带来不安全感觉的人,我这个人可以信赖。

B:大家都知道,银幕形象和本人肯定是有很大的差别,不可能要求这个演员和角色一样。但徐克导演一直在强调,只有李连杰,让他有这种感觉。个人认为,这个评价相当高。

L:他可能比较了解我。20年下来了,我除了工作以外,就在看书、打坐、寻求生命的意义,寻找那些人家都觉得不靠谱的东西。我这个人从来不上街,不为了买衣服而买衣服,不为了唱个卡拉oK而唱歌。在香港十几年,我只去过1次迪斯科,还是想知道什么是迪斯科;只去过一次夜总会,因为我要知道夜总会是不是跟电影里面一样。只要跟我生活超过10年的人,都知道,我不会在任何觉得浪费时间生命的地方,去见一个人。

 



B:包括演员应该履行的宣传责任,你也不情愿配合吗?

L:能不出现,就不出现。很多年前,我在美国很羡慕一个演员,因为他可以在合约上写:“我只要拍戏,我不宣传。我自私,我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宣传并不是我的工作。”当然,这和整个艺术潮流不符,但真的实在是太酷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在合约里写上这么一句。

在资本社会里,就别找梵高、毕加索了

B:我一直觉得你不是一个一门心思想做演员的人,野心太多,想得也多。

L:野心呢,其实有几个单词都能形容野心、雄心、抱负,其实都是表现同样的东西。唯一的区别是,野心是针对个人的。我想达到某个东西,称为野心。如果为社会达到很多目的叫雄心、叫抱负。野心是为了自己。我一直在说,我从小就有野心,一直到34、35岁开始转变。转变的也很清楚,更偏向于雄心。完全偏向于雄心,大约是在40岁,就是发生印尼海啸的那时。这个时候,更偏重于责任,确切点就是自己对社会责任。

B:到现在,都还会有人说,李连杰是一个武打明星,演戏不够好。你能接受这种批评吗?

L:这个早就无所谓了。是不是武打明星,根本不重要了。你说他不会演戏,但是他就是有高票房,那怎么办呢?你说他贵,但就是有人排着队给他钱。你说他会不会演戏,已经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贵不贵,老板愿不愿意投资,观众愿不愿意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摆明了,你不是个干艺术电影的人,你身处一个商业电影的世界。所以,在商业世界里面,就别找毕加索、梵高了吧,只要有买卖群体很大的行业就可以了。

B:你居然没有这个心理负担。好像绝大多数动作明星,都有转型拍文艺片的梦想,包括成龙。你真的从来都没有过这个念头?

L:我一直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为什么我去饺子铺?因为要吃饺子。为什么我去匹萨铺?因为我要吃匹萨。如果周星驰是卖匹萨的,我到那,就是为了买周星驰的匹萨,我到那就是为了看周润发先生的演技潇洒啊。如果我去一个饺子铺,突然他弄个匹萨出来,我会很不舒服。

这只是个比喻,就像我是来看刘翔跑步的,突然他改打乒乓球。你还看吗?观众把你分类了,看周星驰就是想笑,看李小龙就是为了动作,这就是有一个固定分类的。除非你是陈坤,因为他是一个演员,他可以演很多角色,跳跃很多领域,观众还没有把他分在哪个餐厅里,还没找到特色。但是葛优就已经被分到一个餐厅里,我看他就是为了得到一些感觉,忽然全部没了那东西,观众就很失望。所以,你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代表阴和阳的一面。观众是阳,对不上称,那就不对。

B:其实和徐克合作电影不容易,他要求高,好像几个女演员在拍摄现场都哭了,但哭了也没有用,还得接着拍。你呢?

L:还行。如果你现在拍徐克导演的戏,觉得很苦,只能说,相对于过去10年,你在别的剧组中待遇太好了。其实现在这些演员的待遇,当年的林青霞都遇到过。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香港的女演员都做过同样的事情,而且20年前,比现在条件还差。

B:男演员是不是更惨?

L:男演员是必须的,动作演员就是必须中的必须。那个时候,摄影对演员的保护成本和现在差得很远。所以,那个时候的港台演员都很成熟,如果现在的女演员拍戏哭了,只能说最近10年,我们的待遇太好了。其实老爷还是很爱惜女演员的,他很保护大家,但是拍武侠片就是那么辛苦,要在零下十几度的时候还要用大的风扇吹那个风沙,满脸都是土的感觉。这就是那个世界。

B:你的体力怎么样?应付这种恶劣环境?

L:这种环境没什么大问题。

最不喜欢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B:徐克说,他看到你还挺奇怪的,感觉你和很多习武的人不太一样,比如你会害羞、文气,不像很多习武的人那么粗鲁。这跟你成长的性格、环境有什么关系吗?

L:不一样就是每个人的性格啊。我记得,中国有几千万人小时候都是练武的,我不大喜欢别人觉得,练武术、搞体育的人天生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当时的普遍概念,也都觉得搞运动的人,就应该这个样子。所以,我从小就看很多的书,虽然没有正经地上过学,但很喜欢看历史,喜欢找哲学的思想,喜欢去研究内在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可能就是因为喜欢思考,所以就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B:你很早就有人生观了吗?

L:很早,11岁吧。

B:11岁的孩子那时候能知道什么?

L:因为实事造英雄啊。你的家里很穷,没有父亲,别人让你练武术,你就练了,要你拿冠军,你就拿了。拿了冠军以后,要你继续拿,你就继续拿冠军。

11岁的时候,突然要你代表中国去外国,接触一个资本社会,你发现那个世界剥削百姓,工人会流血,这时候你会想什么?我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地主老财刘文彩那种。你见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你相信自己看到的,超级市场有无数的冰激凌,有无数的汽车,有别墅。但你接受的教育不是这样,你会很痛苦,你也搞不懂,但你也不能说。我喜欢观察,从小我身边的朋友都是比我大10岁以上的,同龄人根本和我没法说话。那些大人关在门里,说的其实也是这些话。但你不能明说,否则下次就没机会出国了。

忽然,我就觉得,我要思考,不能完全相信别人说的东西,但我也不能说出来。我就只能闷在那想,每一次就这么想。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个特殊的环境当中,东西方文明的冲撞在我11岁到16岁之间发生了。我去过美国、非洲、中东,伊拉克、叙利亚、巴基斯坦以及欧洲、亚洲很多国家。我看到很多,不能讲,只能放在心里想。

 



B:你的人生属于快速成长,经历超级丰富。因为你的这种快速成长,有没有失去些什么东西呢?比如说天真啊?

L:失去的,可能正好是你得到的东西。可能你没有看到那些,褪去了外衣之后的东西。你们只见到包装过后的李连杰。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这种事情,你可能更本无法相信这就是银幕上的那个大侠做的事情。

B:比如?我想要听举例。

L:躺在太太怀里撒娇,肯定不是大侠吧!当一个人让你觉得很安全,你可以扯开所有内在外在的包装,因为她足够了解你,你一定会有把自己外壳撕开的那一个刹那。每个人都会有,但都会不一样,不见得喜欢讲。你如果一定要我讲一个,你一定不会相信李连杰会做撒娇这样的事情。但我告诉你,这是一个人在某一种状况下一定会做的事情。

慈善行业进入了寒冬

B:从小的所见所闻,让你年轻的时候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经常会和周围发生激烈的碰撞,这也让你比别人更有自我保护意识,是这样吗?

L: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会,但是到了2000年以后,我不会。不会的意思是,我不会为自己去捍卫一个权利,我会希望更多人少走弯路。我提早5年就说,公益慈善要公开、透明,要专业,大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5年后,发生了很多事情。其实提早做这些事情,让我觉得,我是在用这些东西回馈社会。文化上也是如此。当你经济非常腾飞、非常强大的时候,如果没有文化,那是一个大国,一定不是一个强国。强国一定要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东西同等存在,所以,应该接下来做些文化的事情。

B:你已经把“小我”这块放下了。

L:不是放下,是差不多了。你都看透了,自己的事都做得差不多了。可能我40岁就走完了人家60岁的路,因为我的工龄是从11岁开始的,所以很早就了解这种东西。再加上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就在全球走了一圈,80年代到处撞,90年代在香港、美国工作,各个不同环境里我都呆过。我在欧洲住了两年,在美国也住了几年,得到很多新的感想。所以,我可能就有提早退休的心态。我希望我能够力所能及回报社会,不是说能给所有支持我的观众钱,我没办法给每个老师买个房子,这是不可能的,但我可能是做一个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让更多人少走很多弯路;文化上也是如此,让大家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B:刚刚听你在台上讲,慈善行业进入了寒冬。因为有郭美美事情,大家应该反而会认为壹基金值得信赖。但为什么说慈善这个行业惨烈呢?

L:因为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短时间很难讲清楚。我不为壹基金担心什么,我是为整个中国的慈善事业。你不见得一定要支持壹基金,但是必须要支持慈善。现在因为一个人的缘故,这个行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减产了90%,也就是能得到的善款少了90%。这时候,那些受助的群体怎么过?

光有一个壹基金是没有用的。整个这个行业被伤害到了。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不会去埋怨任何事情,我要理性的去思考。这个事件好的一面,是让大家懂得了监管,但坏的方面是,打击了整个行业,让大家忘记了回馈社会。

B:但大家会变聪明一点,会有所选择。这个时候,可能就会看出壹基金的价值,它更可靠,大家开始有所选择,这难道不是好事情吗?

L:对,大家是有选择的权利了。但是我的意思是,一个壹基金不够。我不是为了壹基金。壹基金现在非常好,它的比例还在增长,但整个大环境进入了冬天,我们不要从个人到企业都说:这些事情都不靠谱,我们要找个靠谱的,以此为借口,拒绝捐赠。其实,他们也根本没去找靠谱的。今年大多数慈善事业都减产,我们到底给谁捐款了?全中国的公益慈善起码跌了90%,按照这个道理,壹基金这边应该增长好几百倍,这本来是一个几百亿的盘子。但事实上,壹基金在原有的基础上只有10%的增值。这些东西在哪里?我们到底是不是以不靠谱为借口,不再做这个事情了?大家也没去找靠谱的。有多少人在寻找?公益慈善要很冷静、很理性的去做,我做的时候就知道,我做不完,几千年都做不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