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可谓异常红火,据业内人士的粗略统计,仅今年11-12月,全省已经举办和即将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会不下20场。
扎堆的艺术品拍卖,究竟有多少精品值得收藏?拍卖机构纷纷涉足艺术品拍卖会的背后,究竟“肥”了谁?
温馨提醒
业内人士指出,“有眼买真,没眼买假”,这一直是艺术品买卖中千百年来的“行规”。尽管在福州,寿山石拍卖会基本上是保真的。但是作为初入行的“新手”还是要理性对待,切勿盲目跟风。
作为投资者,首先要端正心态,要先学习专业知识、艺术品品鉴知识;其次是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三才是保值、增值。
“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现在越来越多人在还不了解行情的情况下,就盲目入市,结果交了大把的学费。”
福州市收藏家协会会长齐忠富
现状
一年一两场→一天连着三场
“这段时间,各种艺术品拍卖的短信收个没完,太密集了,真有点招架不住。”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丁建南坦言,过去的艺术品拍卖会是一年一两场,后来到一季度一场,一个月一场,现在是一周多场,这就有点反常了。据了解,仅12月18日当天,福州就同时有两场拍卖会,一场是福建力普拍卖公司和寿山石文交所合作推出的“2011海外寿山石藏家珍品拍卖会”;另一场则是福建省贸易信托拍卖行举办的“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据收藏家周野介绍,福建差不多是从2005年开始陆续出现一些艺术品拍卖会,不过当时的成交率很低,也就两三家拍卖行在搞艺术品拍卖。到了这一两年,特别是今年呈现一种爆发式的增长。“据我所了解到的,以福州为例,在福州注册的拍卖行大约有60多家,其中就有20多家在搞艺术品拍卖。”更有业内人士感叹,尽管福州是寿山石的资源地,但是一天同时出现两场拍卖会,一天从早到晚连着三场拍卖会,过于集中了,有点反常。很多东西在这场拍卖会上看到,过两周,又在另一家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现身。
背后
盲目入市→不少人被套牢
“特别是今年以来,没有看清拍卖会的层层迷雾后面是什么,盲目入市而被套牢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周野坦言,尽管目前福建还没有出现北京、上海那种诈骗的情况,比如出现徐悲鸿七千万假画事件,但是还是有不少人被套牢了。“原本以为买了件价值上百万元的名家作品,谁知道市场价只有三十多万元,彻底砸手里了。”福州市民李先生还在为此前自己头脑发热买回来的一件寿山石雕懊恼不已。原来,今年以来,李先生决定投身艺术品市场,试试运气,于是一直游走于福州的各大拍卖会,了解当下最热的“名家”寿山石雕作品,准备适时出手。几个月前,他在几场拍卖会上发现,福州某位寿山石雕刻师的作品的价格一直往上走,飙到了上百万元,顿时觉得时机到了,于是就开始在市面上寻找这位雕刻师的作品。“没多久,我就打听到市面上有人手上有这位雕刻师的作品,售价只要四五十万元,我一听就心动了。”李先生二话不说花了五十万元左右购买了这位雕刻师的作品。但是不久之后,满心欢喜的李先生就遭遇了闷头一棒:市场行情已经变了,手里的这件作品经过专家鉴定,价格只有三十多万元。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实,李先生是上了炒家的当。周野告诉记者,“目前来参加拍卖会的人员构成主要有三种人,一是收藏家,以藏养藏,经得起长线的收藏投资,比重大约有10%左右;二是持玩一玩心态的人,主要是一些企业家、有钱人,不计较价格成本,主要是为了送礼等,大概占到40%左右;而有过半的人其实都是想保值、增值的人,而这些人往往很容易被炒家利用。”
内幕
1
拍卖会上究竟多少是“真”的?
由于和省内多个拍卖行的负责人相熟,今年以来,福州市一鉴赏专家张先生经常被邀请到艺术品拍卖现场进行鉴赏。
“前两月,我就受省内一知名大型拍卖行的邀请,去他们的秋拍上看看。看完之后,发现大概有40%左右是"真"的。”张先生说,该拍卖行的负责人听到后很高兴,表示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张先生这里所说的“真”指的是物有所值,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张先生坦言,今年以来,如此频繁的举办艺术品拍卖会,哪有那么多东西都是精品。“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毕竟拍卖公司是企业,拍卖会本身就是商业行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一个从业仅仅数年的拍卖公司的负责人或者业务经理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艺术品都能够精确掌握。”
业内人士直言,以书画为例,如果征集到的每件作品都依从有博物馆背景的一些专家的鉴定意见,买家是欢喜了,真假在最大限度上有了保障,但那样拍卖行很有可能两三年才能拍一场,那拍卖行要如何生存?
周野更指出,“实际上一场拍卖会真正的精品只有10%左右,很多人混淆了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的概念。”
福建省宝玉石协会副会长姚春茂的主业是经营珠宝店,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民协寿山石专委会的副主任,并且他也是每年寿山石春拍和秋拍的大客户。
他说,“那么多艺术品拍卖会,难保没有一两家是"浑水摸鱼"的,或者因为拍卖机构本身资质以及人脉等因素的制约,拍品并不理想。因此,我基本上只关注一些资质比较好、做了很多年口碑不错的拍卖机构组织的拍卖会,而其他一些突然冒出来的艺术品拍卖会,有时候,我就翻翻目录,看没有什么好东西,就基本不去了。”
2
艺术品拍卖究竟“肥”了谁?
频繁的艺术品拍卖会,究竟“肥”了谁呢?
“炒家肯定是赚到钱了,拍卖公司如果运作得当也能赚钱。还有就是早期入市的人,比如七八年前买到便宜东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升值了。”综观今年以来这么多场寿山石拍卖会,周野向记者透露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个现象,那就是几个寿山石雕刻家的作品在被轮番炒作,基本上两三个月炒一拨雕刻家。
面对很多原本不做艺术品拍卖的拍卖机构也纷纷上马搞起艺术品拍卖,姚春茂觉得很正常,“说明有钱赚。而且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拍卖行业本身就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拍卖机构可能从短线角度考虑,冲着赚钱去的,那么炒作成了必然。”
近年来,艺术品拍卖会上雇“托”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已是圈内人人皆知的事实。一些拍卖公司与某些艺术家或作品的藏家联合,引得天真的收藏者盲目跟进,落入圈套,付出金钱、感情却只买回一个美丽的谎言。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福州有好多家文化传播公司,实际上都在运作一些艺术品的炒作,“某家来自广州的知名文化传播公司,在北京、上海等地都是这么一路帮助拍卖机构炒作过来的。我们省的一些收藏机构也曾经和该公司合作过,但因为无法认同他们太恶劣的炒作手法,而最终放弃合作。”
周野坦言,很多所谓“名家”的作品可能不具备那么高的价值,送拍后,有了成交记录。炒家们就把这个“名家”的其他作品放到市面上,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引一些“新手”上当,然后炒家撤出,转而炒作其他的“名家”。而之前炒得火爆的“名家”的作品则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价格迅速下跌了三分之一。实际上“新手”们透支了这件作品在未来许多年的价值上升空间。
对策
行业亟待监管
据了解,实际上,目前整个艺术品拍卖还没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拍卖机构根本不具备拍卖资格,甚至艺术拍卖会本身可能都没有经过注册。据福建省拍卖行业协会会长林文杰介绍,目前我省的拍卖机构有167家,不过实际上具有文物艺术品拍卖资格的只有12家。“今年的艺术品拍卖会的确多了不少,我个人觉得寿山石的拍卖有点过热了。不过,和北京、上海相比,目前整个福建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仍然比较滞后,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林文杰坦言,协会方面也和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协商过了,目前还是先让市场“百花齐放”,在市场经济下,让这些拍卖机构优胜劣汰。
林文杰说,不可否认,目前一些拍卖会上出来的一些拍品价格的确存在炒作的水分,他们也正在和文化、文物部门协商研究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加强规范拍卖行业,特别是艺术品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