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王婉如:美术馆的教育与未来

王婉如:美术馆的教育与未来

2011-12-21 14:56 文章来源:当代艺术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围绕本届亚洲MUSCON的主题“创意教育——提升未来”,许多与会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中国立台湾美术馆教育推广组组长王婉如女士的发言基于工作在教育推广第一线的经历,发乎于对美育教育的热情,显得尤为客观和坦诚,她和她的团队在美术馆教育推广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值得拿出来与更多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分享。在采访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国立台湾美术馆的单体案例,也能一睹台湾在美术馆及美育教育事业上的发展全貌,更能体会到台湾美术馆人在国民素质教育方面付出的真心和美好希望。尽管受时空的局限我们不得不采取邮件采访的方式,但王婉如女士耐心周详的回复一点也不亚于面对面的沟通,在此顺表感激。

《当代艺术》:谈谈您对此次在台北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博物馆网络会议MUSCON的看法。

王婉如:这是一个亚洲馆际交流很好的平台,透过这个会议,我们可以了解亚洲许多当代博物馆的规划及组织状况,可以发展未来合作计划。我个人认为此次在台北举办得相当成功,我的收获也很多。

《当代艺术》:MUSCON的亚洲之行第三站就来到了台北,您怎样看待台湾博物馆事业目前的发展?

王婉如:台湾自日治时期即有博物馆的设置,光复后国民政府迁台,有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等陆续成立,而各类型博物馆的积极发展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目前约有近470座博物馆,公立博物馆约250座,私立、个人化小型博物馆、文化中心、文物馆等约220座。台湾加上邻近外海的几个小岛,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平均8平方米左右就有一个博物馆,这样的密度相当高。不管是政府机构或民间团体对于推动文化艺术都是相当重视与努力,尤其这几年结合小区及跨领域艺术展演活动推动生活美学,更使得博物馆的“寓教于乐”之功效充分发挥。

《当代艺术》:您希望在MUSCON这样的国际会议上传达怎样的声音,寻求怎样的合作?

王婉如:一般国际文化交流多着重于展览或表演项目,我个人希望在MUSCON会议上能有更多博物馆人才培育交流合作计划以及各个博物馆主办国际艺术节等活动之串连及合作之发想,这样的合作就不会只有点对点的线性链接,而是多面向的,如此更能发挥国际博物馆合作之效应。

《当代艺术》:台湾民众对博物馆等公众美术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所持态度有没有什么变化?

王婉如:早年台湾民众对于历史类及科教类博物馆较为喜爱,但这几年由于幼儿及少儿美术教育的培养被重视,大学通识教育“艺术人文课程”的推动,并且许多数字化当代美术作品吸引了很多青少年,许多作品的主题结合了社会、环境等当下议题,使得各年龄层及非美术专业的民众更愿意走入美术博物馆参观,并参与美术馆举办的艺术讲座及活动。以本馆为例,2010年的参访人数较2009年成长约21万人次,而今年也预计会再成长15-20万人次左右。

《当代艺术》:目前台湾的众多博物馆的主要运行模式是怎样的?是以国家支持为主吗?王婉如:台湾目前博物馆公立的有分国家级的、直辖市或一般县市设立。经费多由所属政府单位编列预算,工作人员多属公务体系,也包含约聘雇人员。近年因推动之业务日增,亦有契雇人员(或称派遣人力)增列。年度办理之展演活动由年度编列预算下支应,如有大型展览活动经费超过预算,或有与民间机构共同办理。私人博物馆通常设立基金会支应年度预算,或有部分寻求政府文教机构补助及民间机构捐赠。

《当代艺术》:国立台湾美术馆在教育推广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请问这些服务民众都是免费享受的吗?美术馆又如何平衡这些推广所增加的成本?

王婉如:“教育推广”是本馆的一项重要功能,由本馆年度预算内支应。绝大部分服务项目是免费,包括一般入馆门票、艺术讲堂、体验工作坊(Workshop)、教师研习营、节庆活动及展览语音导览服务;儿童游戏室、儿童绘本区、教师资源室、数字艺术资源中心等空间使用。目前除了大型特展门票及其语音导览需收费外,近两年我们的活动费用都超出预算额度,也开始依活动预算及内容规划收取费用来平衡预算,今年仅有一项少儿活动收取报名费及材料费。

 

《当代艺术》:“分龄‧分众”来规划美术馆教育服务是一个很务实又到位的举措,这个想法如何提炼出来的?实施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较大的困难?

王婉如:“分龄‧分众”服务是本馆针对来馆参访的观众族群分析后规划的,为了要使国小学童、青少年、大专院校生、教师、一般民众及弱势族群来馆参观都能得到最贴切适宜的服务:我们办理国小学生的体验工作坊,也设置儿童游戏室让他们体验动手做(handson)及参与艺术活动的乐趣,及儿童绘本区阅读各国精彩插画及故事绘本;针对青少年,我们避开他们繁重考试的时段,办理寒暑假当代艺术及数码艺术体验营,教导他们透过生活上各类素材及议题,数字相机或手机拍摄制作动画影片等;我们以大专生之心智及理解力,带领他们更深度理解艺术展览及作品,也安排策展人及艺术家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这是畅谈艺术的下午茶;一般民众来访,可免费借用WIFIPHONE语音导览或以自已的智能型手机接收QRCODE的语音解说,也可参与每日上下午各一场的导览解说或参与聆听讲座,超过10人以上之团体或学生,也可透过网络预约中英文导览。除了经常性配合展览办理教师研习营,鼓励教师将展览讯息及艺术知识传递给学生或带领学生来馆参观,我们也免费提供学习教材给教师。每年度也会邀请赡养院的老人、新住民(外籍配偶)、原住民、偏远地区的学生、视听障学生、罕见疾病或残障团体来馆参观。如果说困难点,应该还是经费问题,如果有更充裕的预算,我们可以为弱势族群作更多更完善的服务,例如东部山区原住民小学生,可以搭快速高铁,就能节省好几个小时的车程,如果可以为他们安排两天的食宿,他们就可以参与更多艺术活动,当然也可以邀请更多弱势团体及办理更多场次活动。

《当代艺术》:国立台美招募了大量志愿者来协助活动的开展,这些志愿者大都来自哪些组织、单位或机构?对志愿者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又为志愿者提供哪些形式的回报?

王婉如:本馆的志愿服务者约700名,协助我们展场安全管理、观众服务、导览解说、协助各项活动工作、也协助如文稿教对、整理资料等内部工作。大部份的志愿者是学校教师、学生、退休人员(含教师)和家庭主妇。我们依国家内政部规定,订定志工(志愿服务者)管理要点,办理征募、培训、及考核措施。我们每年会办理表扬大会,依他们值勤时数、出勤率及表现给予奖励,同时也赠送每位志愿者礼品。本馆亦会推荐累积到达一定服务时数并符合规定之志愿者参与全国志愿者之表扬。

《当代艺术》:国立台湾美术馆在馆藏资源和活动推广上有哪些优势?

王婉如:本馆目前有将近14000多件典藏作品,应是台湾美术类博物馆典藏最多的,除了致力于台湾各阶段及流派之美术作品购藏及获得捐赠外,一部分典藏是本馆1988年成立时,由台湾省府交藏的官办美展(全省美展)得奖作品。因此本馆可以说是研究台湾美术发展之重镇,也可说在活动推广上,我们拥有最佳核心价值——台湾美术资产为规划主轴,配合馆内完善设备空间,可以有效推展台湾美术教育。

《当代艺术》:目前咱们和哪些机构有合作?您认为合作给美术馆的发展带来哪些利弊?

王婉如:本馆目前与台湾几所大学有建教合作关系,也不定期与国外博物馆合作展览。目前也与同样位于台中市之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合作办理活动,将艺术结合科学并透过与学校教师的推广,带动学生了解并学习跨领域的知识。与其他机构合作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应,例如透过老师的传授解说,喜爱自然科学的学生会来参观艺术展览,而喜爱艺术的学生也会参访了解自然科学。

《当代艺术》:您在做教育推广时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未来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

王婉如:最大的动力应该是对美术馆工作的喜爱与对教育的热诚,我本人也在大学兼任讲授艺术欣赏课程,也经常安排学生参观美术馆。非常希望未来美术馆可以成为大众终身学习美术并推动社会艺术人文发展的场域。

《当代艺术》:您认为美育美学教育对国民素质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能否举几个工作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王婉如:美育美学教育的推动绝对能提升国民人文素养。来美术馆参观的民众,都可以因接触艺术作品及美育活动,学习相关知识陶冶身心并提升艺术涵养,同时也学习团体互动改善人际关系。从本馆的儿童游戏室就可以发现,幼龄的小朋友必须排队等候入场,并整齐将鞋子摆放于鞋柜,入场后在“动手作区”要学习与人分享器材或共同创作,不能自己霸占太久的时间,参与”体验活动”时要能安静聆听讲解,珍惜运用材料。这些看似简单平常,但却是从小能培养他们在团体中自律及尊重别人。曾经有家长告知,他们学龄前的小孩也因此学会要耐心排队等候不哭闹,回家后会自己收拾玩具并与哥哥分享玩具。这样的例子很多,包括在观赏艺术作品时,不可用手去触摸,也不可大声喧哗或讲手机,这些也都渐渐提升民众的人文素养。

《当代艺术》:您对未来跟大陆美术机构的合作有怎样的认识和期待?

王婉如:本馆近年来已与北京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及宋庄美术馆合作展览,与中国美术馆今年合作之“复感‧动观——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除了在两馆展出外,也分别派员至展出馆办理教育活动及博物馆教育座谈会,这是首次教育活动交流,彼此都有很大收获。相信未来能与更多馆合作并共同推进博物馆教育。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