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用书画诗文铸就的缅怀篇章——《九洲回响》出版(组图)

用书画诗文铸就的缅怀篇章——《九洲回响》出版(组图)

2019-12-16 09:01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李人毅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6、雷鸣球(原南京军区政委).jpeg

三、用战争年代的优良作风传帮带

在当下,世人的情感在漂移着、游走着,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刷,淡化着人与人的关系;麻木的金钱世界,更使虚伪侵袭了真诚,实惠替代了奉献,很难寻觅到真挚的情谊了。可在军旅却不同,一群为信仰而献身的人,不因为岁月悠悠淡化了血肉凝成的友谊。尤其在面对这一篇篇书稿时,愈发感到亲情友情并没离我们远去。

用战争年代的优良作风传帮带,使我军光荣传统发扬光大,裴九洲是一位忠实践行者。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深有感触。

原39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王定康说:

1976年,在粉碎“四人帮”锣鼓喧天的庆贺声中,我从连队调到师机关,担任师党委秘书工作,从此认识了裴九洲政委。

师机关院子并不大,家属院和办公楼也很近,加上秘书工作的性质,和首长们有很多接触,而裴政委是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位首长。他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晚上经常加班,十足的“工作狂”;他工作极其认真、严格,办事十分周到、严谨;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都非常鲜明。

当时,我还年轻,无法真正理解作为一个师政委、党委书记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但是从秘书的角度,我慢慢在感受他做每项工作,处理每件事的方法和风格,这些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原115师师长张作礼、政委王兆英在文中说:

 他最令人钦佩的品格是公道正派。老政委为人做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从不搞歪门邪道,如在干部使用等重大问题上,他始终坚持德才标准,知人善任,从不搞亲亲疏疏,厚此薄彼,还特别注意干部之间的优势互补,合理搭配。因此,在他领导下工作,广大干部战士的积极性都很高,不用担心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张作礼、王兆英还回忆一件往事:

老政委不趋炎附势,也不落井下石。在“文革”中,我师接收原成都军区政委甘渭汉等同志到师农场劳动锻炼,他具体负责落实此事。他对转眼之间就变成“反革命”、“走资派”的老领导、老革命,不仅没有落井下石,还特地交代农场主要领导,要在生活上多关心照顾好这些建国功臣。随后,他又找到农场副场长,让他经常看望并把住宿、伙食安排得好一些……正是在他的授意下,师农场对来农场劳动的甘渭汉等同志照顾得很好。多年之后,甘政委提起这段往事,都十分动情:“在那个年代,115师没有把我们当敌人看待,真不容易啊!”

裴九洲原在115师的老部下李文、白喜成,以“一次心灵祭奠”为题的回忆,令人感动。李文、白喜成说:

2003年4月1日,老政委又分别给我们打来电话,深情地说:“李文,喜成啊!清明快到了,请你们代我祭奠老连长杨邦华……”我们的老政委,时隔60年,仍怀念着他的老连长,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杨邦华,四川巴东县人。1932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1946年8月27日,在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杏树岗剿匪战争中,不幸中弹光荣牺牲。为了纪念这位老红军,1984年,我们的老政委裴九洲曾专程找到他的老连长,以及一同牺牲的战友墓地祭奠。2007年,又与多位战友一起促成当地政府重建“杏树岗战斗”烈士墓碑。4月5日清明节,我们俩从齐齐哈尔奔赴杜蒙县敖林乡,利用两天时间,找到了杨邦华烈士墓。我们看到:60年前的坟茔地建成了现在的“杏树岗烈士陵园”,“杏树岗剿匪烈士纪念碑”顶天立地,巍然矗立。我们站在“纪念碑”和杨邦华等47位烈士墓前,手捧鲜花,身鞠三躬,为老政委裴九洲代祭奠他的老连长,以及与他共同战斗过的战友,了却老政委的心愿。

如今老政委也去世了,我们今后如有精力,也还会去看望那挺立的墓碑。

原辽宁省军区政委张德友说:

我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是写作能力和文字水平的提高上。我不论是做秘书工作,还是当组织科长,参加会议、起草通知、写会议纪要和工作报告,以及总结经验等各种文字材料,是我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实事求是讲,开始我的文字水平一般,写作能力不够强。但每逢重要文字材料,裴九洲老首长总是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具体研究,成稿后他在审查中又亲自修改,把关特别严格,并且耐心讲解写作中要注意的问题。这既体现了首长的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又是对我们实际的传帮带。如果说我后来写作和文字水平有些提高的话,与裴九洲老首长当年的严格要求和精心培养是分不开的。

裴九洲抓部队政治工作,方法独特,与众不同,特别重视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没有空洞的说教和不切实际的口号。

原39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石俊说:

1966年,我在115师343团7连任政治指导员时,老政委从115师炮兵395团政委调任343团政委。当时,部队正在执行国防施工任务,条件非常艰苦,各部队居住分散居住在当地老百姓家中。老政委到任不久,就深入到我们连队蹲点, 一蹲就是一个多月。老政委在我们连队蹲点期间,我和老政委白天一起工作,晚上同睡一个炕上。

当时,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干部、战士的积极性,落实好国防施工“优质、高速、安全、低耗”的八字方针。老政委耐心教我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如何抓活思想、有针对性地讲好政治课,如何发挥党小组长、班长的骨干作用,如何做好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等等。

当时,正处“文化大革命”初期,一些干部、战士思想上不理解,干劲上受影响。老政委专门在我们连召开现场会,作了《如何做好部队稳定工作,圆满完成国防施工任务》的专题报告,对于及时解决干部、战士的思想问题,推进国防施工任务圆满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老政委在连队,与干部战士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同干部促膝谈心传、帮、带,跟思想落后的战士交朋友。当干部、战士思想上有疙瘩时,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说服教育,用自己具体的、实际的行动感化、说服干部战士,使政治工作更加紧贴部队实际,也使政治工作更加具体化,特别有亲和力、感染力

裴九洲经常到连队蹲点,成了干部战士工作上的老政委、老首长和亲密战友,也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崔景山说:

1970年5月,我入伍不到一年,被火热、新鲜的连队生活感染,大胆创作了一篇反映连队生活的短篇小说,没想到很快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为此,当时,时任115师政治部主任的裴九洲首长,亲自在我们343团接见了我,谆谆教诲至今难忘:“不要因为发表了小说就骄傲自满,要虚心向老兵学习。”“要多读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心明眼亮,不迷失方向。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敢于吃苦受累,做一名合格的军人。”“要好好发挥自己爱写作的特长,搞好连队的宣传报道,为部队的建设增砖添瓦。”

一名新兵,能够受到师首长的单独教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我却莫名其妙地享受到了,能不高兴吗?打那以后,我感到在连队,不论是训练、学习,还是工作、写报道,仿佛都有一双慈祥的大眼睛看着我,让我不敢怠慢,不敢偷懒。有时遇到点困难受到点挫折,想想首长的教诲,也就挺过去了,总觉得前面一片光明。

当兵第一年,我在完成站岗、 放哨、训练、“支左”任务的同时,挤时间写了100多篇反映连队生活的稿件,有40多篇见诸报端,成为军、师、团开展宣传报道工作的战士典型,还先后在团、师、军介绍了经验,并荣立了三等功。记得在师里介绍经验时,我深情地望着主席台上坐着的裴九洲首长,心中充满着感激。

1980年,裴九洲任39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当时,全国都在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部队面临精简整编和百万大裁军的形势任务,人员思想复杂。裴九洲提出要注意抓好两头。首先是抓上头,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作为工作的指引。同时要抓好部队的现实思想。他指出,把上下两头结合起来,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实。朱石明回忆说:

我那时是秘书处长。根据裴副政委的要求,我们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1977年底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针对今后部队将有大批干部离开军队到地方工作,从军事战线转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线的现实,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任务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裴副政委和我们一起研究,着手在部队开办“军地两用人才学习班”。这项计划,得到军党委、军区领导和辽宁省委及各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了部队广大官兵的响应。在军队干部中,顺利地开展了学习工农业知识、科学知识,以及驾驶拖拉机、汽车的技术。使官兵既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还学习数、理、化等文化知识,做到“一专多能”。顺利地完成了部队的精简整编工作。

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经过学习,我在转业回上海市时,很快得到了安置,并顺利的完成军地工作的转换。我们八十年代初转业复员的官兵,尤其江苏无锡接收的部队上千名的干部战士,都得到了重用,并在地方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