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唐代海兽葡萄镜上的“舶来品”(组图)

唐代海兽葡萄镜上的“舶来品”(组图)

2020-01-03 11:0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魏传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3:银背浮雕瑞兽葡萄镜  . (1)

图3:银背浮雕瑞兽葡萄镜 

银背浮雕瑞兽葡萄镜(图3),边长9厘米,正方形,镜背整体镶嵌银壳,然后在银背上浮雕图案。伏兽钮。凸起的方形双线银框将镜背分为内、外二区。内区环钮围绕四只作卧伏状的海兽,两只头向内、两只头向外,瑞兽的周围有缠绕的枝蔓和成串的葡萄。外区为内低外高的斜面状,框的四角各有一只向外飞翔的小鸟。框外四面满饰缠绕的枝蔓和成串的葡萄,四只形态各异的小鸟以及蜻蜓、蝴蝶伫立飞舞其间。铜窄缘。

“海兽葡萄镜”之名出自清代梁诗正等奉敕纂修的《西清古鉴》,这个叫法为现代学者所广泛接受。另外一种常见叫法“海马葡萄镜”,出自宋代徽宗敕撰,王黼编纂的《宣和博古图》。鲁迅在《看镜有感》中也曾提到“海马葡萄镜”,可见民国时期仍有较多人受《宣和博古图》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渐渐地通称为“海兽葡萄镜”了。

在这个名字中,“葡萄”很好理解,指的是葡萄纹饰。中原地区原不产葡萄,汉代时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而“海兽”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不应将“海兽”理解为“海中之兽”。其实“海”是表示某物是从海外传入中国,即舶来品之意。在我国古人的地域观念中,往往将本国称为“海内”,而将世界其他地区统称为“海外”,因此,从域外引进的物种被冠以“海”字或“洋”字,例如海棠、海石榴、洋火等,因而古人在使用“海兽”这一称谓时,强调的应该是“海外引进”。

细细揣摩海兽葡萄镜上的动物形象,其形态多样,似狐、似狼、似马,也像狮子。被人们戏称“四不象”。实际上就是古人心目中的狮子。狮子,古人称“狻猊(suān ní)”。《尔雅·释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另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西汉章帝章和元年(87),狮子这种动物开始从西域引进中国内地,供贵族在宫廷中赏乐。但绝大多数工匠并没有真正见过狮子,因而对这种散发着异域神秘感的动物,只能根据传说中其凶猛、霸气、威严的外表,再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这是海兽葡萄镜上“海兽”形象千姿百态的原因所在。而狮子不是中国本土所出,所以称为“海兽”,并逐渐成为了约定通说。

“海兽”和葡萄这两个来自域外的物种由铸镜师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将它们共同镌铸于铜镜之上,不仅在造型上写实、生动,富有装饰性,而且充分体现了大唐盛世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见证。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