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在新媒艺术中静观管机械眼与人眼的关系(组图)

在新媒艺术中静观管机械眼与人眼的关系(组图)

2020-03-12 13:42 文章来源:绝对艺术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张培力,《不确切的快感III》,影像装置,10分23秒至35分16秒,1996年

崔岫闻,《地下铁2》,数字录像带转换为数字文件,3小时4分钟,2002年

而周滔的《凡洞》呈现的却是另一代人的现实关怀和理论素养,他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全球空间,投向被形形色色的人类活动所改变的地表,并且不断提示出它们本是一个个与其他生灵共享共存的小世界;正如影片中不断强调的 种种光源与探射,自然光、来自人类的工具和他们的眼睛的光,以及作为对象物浮现的、被无意侵扰却不受注意的其他世界。当屏幕上出现一只乌龟缓缓游动着,带着它异样璀璨的甲壳,正恰似一个精准而忧伤的注脚。同时,通过不同单镜头片段的剪接同时刻意模糊了具体地域之别,使得地景荒芜与人类行为的单调惯性一再重现于所有片段中,构成对两者暗昧关系的反复申说,从而凸显出他试图探讨更具普遍意义之话题的野心。周滔极富个人风格的画面语言,以诗意的多重喻指避免了戏剧式的煽动、纪录片的价值预判,巧妙地提供给观者更加复杂多样的诠释余地。这一点也与上一代艺术家强化不经修饰的纪实语言有很大不同。 与其说周滔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间做了一种风格上的折衷,不如说他重新赋予所谓“纪实”以东方哲学式的谦退的性情。并不将机器视觉看成是独立于人眼之外的客观化、中立化的记录者——如此次展览中布鲁斯·瑙曼的《绘制工作室II:色彩变化与图像跳跃版(约翰·凯奇有戏)》,也并不看成是延伸人眼视域的辅助工具——如此次展览中莫娜·哈透姆的《异体》,或是建构自我认知的视觉装置——如彼得·坎普斯和琼·乔纳斯在新媒体艺术早期的探索, 而是意识到艺术创作即在艺术家的意识中产生,也在与世界的交互中产生,周滔明确地 将偶然进入静止镜头的人和动物视为一种神秘的馈赠。作品中丰富而精确的单帧画面,也充分体现了借助镜头的观察与我们在世界中自由行动并观察是如此不同,取景范围的切换使得不断向前的时间线上总是充满了遮蔽与揭露的趣味,虽然并没有明确的情节。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