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何为日本的绳纹陶(图)

何为日本的绳纹陶(图)

2020-03-24 15:25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但有个例外,那就是日本早期的陶艺。日本早期的陶艺是独立发展的,仿佛是凭空掉落,来无影去无踪,没有受到周边文化的影响。

日本最早的土陶产生于绳纹时代,根据碳14测定,那是在9000年前,那时无论是两河的泥板还是中国的仰韶都还没有出现,应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陶,也是最原始的工艺品。

QQ截图20200323151207

绳纹是一种土陶工艺,以后也用它来代表一个远古的文化。这种土陶是用湿泥条编织盘绕而做成坯,表面留有条索形的痕迹,如同绳子的肌理,因此而得名。这种技术非常原始,都是用手捏制,很粗糙,做好后的土坯不是放入封闭的窑里去,只是在平地堆上,用柴薪烧成,大概只有600℃左右的低温,烧成后的土陶硬度很差。但是,早期的日本人就是用这种简陋的土陶生活了几千年。

绳纹分为土陶和土偶这两大类。绳纹土陶的出现说明日本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已经定居,学会了用火,已经生产出了农产品,需要陶器来贮藏种籽,当时的生活资料已经比较丰富了,这些都是这些土陶里蕴藏着的信息。

绳纹土陶大都是些瓮、罐、壶、杯、碗、瓶之类的生活器皿,集中在烹煮用具上,有的造型简直是奇形怪状,匪夷所思。当时没有专业的工匠,制陶的多是居民自己,他们盘成泥条后绕成器坯,然后在坯上捏泥堆塑,做出的器型有的不是规整的几何状,外壁上还留着泥条盘的痕迹,甚至还要故意加贴上一些泥条,组成奇怪的图案。有的器物外表用了印纹陶的技法,趁着泥坯还湿时用刻好图案的模子印压在上面,形成印纹。或者用有齿的梳形工具在泥坯上刮削,有的器物上面还加上堆塑,开了流,装了把和耳,一切都在随心所欲中进行,一切都不遵循规律。由于是粗陶,表面并不光滑,所以没有也不可能加彩绘,只是露出灰色的陶胎颜色。

绳纹土陶器具最奇特的部位是器口,平整的器口固然也有,然而数量极少,绝大多数的器物口沿部都不呈水平状,而是有着各种起伏:有的呈波浪状;有的被分成好几段,每一段有凹下的弧形,也有凸起的尖峰;有的对称,有的不对称,一边高一边低;还有的在器口加了钮,加了耳,加了绳索状的泥条;有的穿了镂孔,有的在意想不到的部位加了流和把,还有的在器口盘了绳状泥条后又在中间加了钮。如此的做法是不利于生活使用的,因为它既不能加盖保温,也容易积存食物残渣,不利于清洗。有一把壶的流开在非常低的部位,而把上部的绝大多部位留着,还加了浮雕人面的钮,壶里贮存液体的部位就很少了,似乎不合情理。但是古代的居民就是这么做了,而且使用了几千年,这让人猜测这些异型陶器的主要功能是祭祀。

一大类土偶的造型也是匪夷所思。抟土为人,当然是为了祭祀先人,任何民族都会这样做。这些土偶可能是他们的祖先,也可能是他们奉祀的神,在神道教还未产生之前,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他们就佩戴着这些土偶进行礼拜的仪式。有一只土偶面具的四周布满了穿孔,两只眼睛和嘴也都穿了大孔,尺寸和人脸相仿,看来是面具,用绳子系在脸上装成神明的。这个面具上看得出有泥条盘捏的痕迹,表情冷漠,具有宗教的意义。还有几只小型的土偶上,也有许多捏塑的痕迹:有一个女土偶,扁平脸上的五官都是用泥条贴饰上去的,胸口有小小突起的乳房和肚脐,躯体上的衣纹用泥条做成。有的土偶身上的图案不是凹下去的,而是凸起在平面以上的,显然是用细泥条堆塑而成,然后再细细地刻划出来,这样就富有立体的光影效果。一只戴高帽的土偶,双手和躯体都忽略了,唯独强调了它的帽饰和项链,是用泥土捏成珠子后堆上去再烧成的,也是泥条的技法。

还有一只鸭子,造型非常奇特,鸭身是横着的壶,鸭嘴做了流,鸭子身上布满了奇怪的图案,都是抽象的纹饰,似是而非。有一只人形的土偶,极为难得地上了赭红色的彩,从而成为彩绘。

日本的绳纹陶延续了数千年,蕴藏了太多的神秘和不解之谜,从而成为古代民族祈祷、心愿和象征,这种文化一直到公元前300年的弥生时代,因为中国的徐福携五百童男五百童女的到来,才改变了人口结构和文化结构,吸收了大陆先进的科技而改变,纺织、农耕和金属器传入,生活用具也发生了变化,旋轮和封窑技术传入后,陶器的制作水平得到了提高,造型和纹饰逐渐不显怪异了,日本和中国的陶瓷器日益趋近了。

然而绳纹陶却给日本的陶艺审美留下了一个传统:那就是对于器物表面肌理的追求和热衷,历千年而未改。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