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解读鲁本斯《圣罗奇作为瘟疫受害者的保护神》(组图)

解读鲁本斯《圣罗奇作为瘟疫受害者的保护神》(组图)

2020-05-21 17:23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叶长琦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至今,全球多方面处于失序状态,人们的恐慌加剧。在这场突变中,以往西方美术史研究中关注度并不高的瘟疫母题作品进入了更多研究者的视野。从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鼠疫到十八世纪的法国马赛瘟疫的千年时间里,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尼古拉斯·普桑、马尔安东尼奥·雷蒙迪、拉斐尔·圣齐奥等诸多艺术家均留下了瘟疫题材的画作,记录着人类历史上无法回避的惨痛景象。然而,此类作品中大多描绘的是群体性惨烈景象,突出对死亡瞬间的描绘,涉及圣罗奇的作品却不多见。确切地说,因为被基督任命为瘟疫受害者的守护者圣罗奇崇拜现象流传并不广泛,从而造成此类作品较少。哈曼蒂亚斯研究中指出,关于圣罗奇的传说最早出现在波兰——于1385年出现第一座圣罗奇教堂,此后逐渐传播其他地区,直到17和18世纪大波兰地区因遭受瘟疫侵袭使很多人转向了圣罗奇崇拜,使之得以更为广泛地传播。正是在这一时期,彼得·保罗·鲁本斯创作了《圣罗奇作为瘟疫受害者的保护神》这一圣罗奇题材的作品。

彼得·保罗·鲁本斯 圣罗奇作为瘟疫受害者的保护神

鲁本斯的《圣罗奇作为瘟疫受害者的保护神》有两个版本,一幅是于1626年完成、现由蒂森·博尔内米萨收藏的油画作品,一幅是于1632年完成的圣马丁教堂祭坛画,均是于1623年受阿尔斯特教会委托而创作的作品。不过,二者在构图方面有着很大不同,前者被认为是祭坛画的初步草图。其油画版本由一石坛将画面分为泾渭分明的上下两个部分。石坛下方描绘了几位祈求保护的瘟疫受害者形象,虽然受害者形象姿态各异、瘦骨嶙峋,突出悲惨的场面,不过几位受害者的目光均聚焦在基督身上,将整个画面贯通。上面由基督、天使、圣罗奇三者构成,身披红色圣衣的基督将右手指向旁边天使所持写有的卷轴,而圣罗奇跪在他们之间,接受基督的任命,成为瘟疫受难者的守护者。虽然,整幅画面所表现的人物姿态均有不同,不过,整体延续着古典三角构图,在这种激烈不安的状态中营造出相对静谧的氛围,以安抚祈祷者的心灵。

其中,涉及圣罗奇形象的描绘,基本延续着雅格·德·佛拉金的“黄金传说”中的叙述——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的罗奇去罗马朝圣的途中不幸被传染上了瘟疫,之后,其被神使治愈,又吃了一只狗带来的面包,从而获得新生,在此后生涯中以救助瘟疫受害者为己任。因此,破旧的朝圣者的装扮、包裹、狗成为西方肖像画中圣罗奇的典型形象。而在这幅油画中,只有身穿破旧朝圣服的罗奇,却没有关于狗和包裹的描绘,这种不完整的表现也成为了此幅油画作为祭坛画草图的例证之一。不过,这种缺失的形象在祭坛画中已被补充完整——包裹与看向基督的狗被置于天使与圣罗奇之间。

除此以外,祭坛画在表现中仍与前者有很大不同。祭坛画的背景不同于前者那般带有柱廊的大厅,而是采用了半圆拱形,整幅画面界限更加分明,将边界缩减、背景弱化,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从而更加贴合祭坛画形制。然而,前后两幅画作的转变中,诸如下方中间人物形象的姿势有着很大变动,从双腿较为自然的摆放,到后者十分局促的交叉式姿势,产生十分强烈的不和谐之感……同时,受难者形象的塑造中,后者表现中姿势虽然仍有着挣扎、祈求之感,但是表情却似乎已经丧失了那种绝望的情态;肢体表现亦相较前者而显得有力,悲难形象在此被弱化。这种前后表现的落差即使有着暗淡色调的调节以增添惨痛景象的营造,亦无法掩盖后者绘画手法的生疏、空间交叠处理的生硬等不足之处,无不表现出完成于1632年的祭坛画并非鲁本斯本人所作,而是由其工作室不同成员创作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