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美育的核心是什么?(组图)

美育的核心是什么?(组图)

2020-06-19 10:29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成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由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协办的“新境况下中国高校美育工作的现状和对策”研讨会近日在云端举办。会议由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冯学勤主持。

timg (1)

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星表示,美育的价值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共识与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大家将在现有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美育、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比如是将美育理论作为一门课来设定,还是将艺术教育作为培养主体审美的课程,还是将这两种教育方式融在一起;美育的理论与实践、实证的关系;美育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推行,是否需要美育课程教材,还是将美育作为精神层面的熏陶、影响;美育焦点、核心和依托何在,该如何通过教育来实现美育。

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山东大学原校长曾繁仁教授论述了三个问题:当代美育转型问题的提出背景;为什么要实现当代美育的生态转型;当代美育生态转型的内涵。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美育与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应当从四个角度理解和确立,首先要明确何为美育;其次是美育对个体来讲应该如何理解,它应当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再次,对整个社会来讲,美育应当起的作用如何判断;最后,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体系中,确立美育的位置。

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认为,在多样化、高质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培育体系,学校美育体系建设至关重要:首先,形成体系的前提是着手学科建设;其次,学校美育应该结合通识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创造、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尊重和理解差异性,在跨学科中产生知识;最后,参考国外高校的美育课程设置,国内高校应当立足于现实教育需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认为,美育教育应该从以知识教学为主,向知识教学和艺术体验活动相结合转型;从以艺术学习为主,向艺术学习和人文熏陶相结合转型;从以中西结合,向突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转型;从以人格教育为主,向人格教育和创造教育相结合转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探讨了在数字化、全球化背景下,怎样理解当前美育的境况;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美育接受者在现实中以个体而非群体的学习方式来接受,数字化的接收方式对美育教育的影响值得研究;美育越来越依靠数字化传输以及非实物的虚拟渠道,这种非面对面的方式的影响值得关注;在美育会更加注重个人。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