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清宫旧藏洋珐琅器物 究竟是广州制造还是西洋制造(组图)

清宫旧藏洋珐琅器物 究竟是广州制造还是西洋制造(组图)

2020-06-22 10:42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王翯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上,隐藏着一个西洋(法国)工匠的名字。作者由此线索入手,查找出一批过去被误认为是广东粤海关制作的乾隆款画珐琅器物,实为粤海关将图样送到法国所造。此外,作者通过梳理清宫档案判断,乾隆帝很有可能并没有打算去西洋制作这批画珐琅器,而是粤海关官员误解了皇帝的真实用意所致。

画珐琅工艺于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进入中国后,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获得迅速发展。至迟从乾隆三年(1738)开始,乾隆帝有意识地陆续将具有代表性的瓷胎、铜胎、玻璃胎、紫砂胎画珐琅器物装匣刻名色签后,集中收藏于乾清宫端凝殿。广州作为乾隆宫廷画珐琅工匠的输送基地和贸易口岸,其制作的画珐琅器物不仅为行销欧洲的商品,还成为进入宫廷的贡品,被称作“广珐琅”。台湾大学施静菲教授认为,“清宫旧藏木匣刻款定为‘洋珐琅’的作品,从风格及款识来看,也应该都是粤海关奉命成做后送进清宫的,也应属粤海关成做‘广珐琅’”。但是,笔者在整理故宫博物院藏画珐琅器物时,却意外地发现一件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壶底上署有当时西洋工匠的签名,继而发现与此壶出现在同一档案中的器物,很可能都是西洋工匠制造。那么,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前往西洋制作的器物上为何会有“乾隆年制”款识?清宫旧藏之“洋珐琅”器物,究竟是广州制造还是西洋制造?本文拟通过对菊花纹壶的特征、档案与实物的对应等,对上述问题试加讨论。

一.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

在清宫旧藏画珐琅器中,除一件西洋工匠署名的乾隆款菊花纹壶外,还有四件与其几乎完全一样的菊花纹壶,其中一件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外三件为故宫博物院收藏。以下对这五件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进行梳理对比:

1。 乾隆款画珐琅菊花纹壶(文物号:故116545,参考号:*吕四七五 57E/51,以下简称壶一)

此壶口径6厘米,底径6厘米,高9.6厘米〔图一:1〕。壶体呈扁方形,圆角,口、盖、足均为菊瓣式,铜镀金嵌珐琅团菊纹方流、柄。壶身为黄色珐琅釉地,其上彩绘折枝菊花纹,四面凸起椭圆形铜镀金菊瓣式开光,内饰彩釉大团菊纹。壶底白釉,中心蓝色双圈内署“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图一:2〕,款识与流的方向呈90°,正上方紧靠足沿处有一细小“红道”,放大后可看到实际上是一个西洋工匠人名“coteau”〔图一:3〕。

图一:1  乾隆款铜胎画珐琅菊花纹壶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一:2   乾隆款铜胎画珐琅菊花纹壶壶底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一:3   乾隆款铜胎画珐琅菊花纹壶署款   故宫博物院藏

在壶一外底署款“coteau”,极有可能是法国18世纪著名的珐琅画师Joseph Coteau(1740-1801)。他出生于日内瓦,1772年开始在巴黎工作和生活,期间与同时代的钟表大师合作制造了诸多经典钟表。法国凡尔赛宫博物馆即收藏一件他参与制作的钟表,在表盘正下方边沿处亦有“coteau”的签名和制造年份1785〔图一:4〕,与壶底签名一样不易为人察觉。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