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雕像工艺的复兴始于十五世纪中的佛罗伦萨,很快便蔓延到柏多瓦、曼托瓦、威尼斯,最后更传至北欧。这些艺术品重现古代文明的图像,以供私人藏家细赏。特别设计的雕像可安放在书桌上、喷泉里和柜子里,可供藏家触摸、翻转与分享,作为品味和权力的象征,因而打破了天主教会长期垄断艺术赞助的局面。时至今日,这些文艺复兴时期铜像的历史意义和精湛工艺仍为藏家欣赏,而选购作品时应考虑以下九项要点。
模型制作
青铜为雕塑家带来更大的自由度,他们不再受物理因素限制,可以自由地塑造任何形态。雕塑家会制作蜡、赤陶土或木制原型,以便进行实验和向客户展示雏形。
詹博洛尼亚(1529-1608) 《掠夺萨宾妇女》,青铜雕塑,高 59 cm.,约1587-98造。此拍品于2014年佳士得伦敦以3,666,500英镑成交
佳士得欧洲雕塑专家Will Russell指出:“雕塑家必须具备制作模型的才能。年轻的佛兰芒雕塑家詹博洛尼亚(Giambologna)在意大利时,据说曾向他最崇拜的米开朗基罗(Michaelangelo)展示自己最新制作的蜡像模型,年迈的米开朗基罗随即用单手捏碎模型,然后用蜡碎片重新塑造出另一个雕塑模型,并劝告年轻的詹博洛尼亚要每天练习。” 詹博洛尼亚后来成为当代最杰出的雕塑家,他创作的《掠夺萨宾妇女》(The Rape of a Sabine Woman ,上图)于2014年在佳士得以3,666,500英镑拍出。
重量
创作青铜雕塑的艺术家多采用一种从古希腊、罗马时期沿用了六千余年的脱蜡铸造传统工艺。最简单的脱蜡法会先制作初步模型,然后用蜂蜡覆盖,再涂上石膏。当石膏硬化后,便会进行烧炙使蜡熔掉。接着把熔掉的青铜倒进模具内等待冷却,成型后会把模型移除,以便手工修饰铜像。这个过程繁琐漫长,而且模具会在制作铜像时损毁,每个模具只能使用一次。但后来研创出更先进的技术,使每个模型可以进行多次浇铸工序。“后来的技术让艺术家能铸造更薄的雕塑,减少使用昂贵的青铜。因此,越古老的青铜器便会越重,” Will Russell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