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冈亚洲美术馆儿童涂色绘画区
物理的存在与交集的存在
在传统意义上,美术馆首先由一座建筑物构成。在建筑设计的选择上,决策者会尽可能选择“写满”特性或者个性的美术馆建筑,或邀请知名的建筑设计师来进行专项设计。这样做的原因不在于存放于该建筑内作品的特殊性,而在于建筑是普通大众内心对美术馆的第一视觉印象的重要性。尽管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艺术品展览所需物理空间的呈现,但对于生活在附近或频繁经过的人来说,如何使他们与这座建筑物产生交集尤为重要,即美术馆的建筑物如何能摆脱在大众心中仅存的物理概念,而上升至一种互动性的交流——生活与研读的必要性。当然,大众对美术馆的接受程度的提高与需求性的增强,显然没有像对大型超市那样来得容易。
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的物理存在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与美术馆实际上的学术定位是没有关联的,也不太会影响到观众参观展览的感受。美术馆自身所具备的高品质展览、公共教育推广、志愿者计划等都照常发生,但究其效果来说,这一系列的行动大多是在稳定美术馆固有观众方面发挥着更多作用,而并非是扩展新观众。汉斯·贝尔廷在《作为全球艺术的当代艺术:一次批评性的评估》一文中描述了对美国当代美术馆发展的看法:
当代美术馆再也不是为了呈现艺术史而存在,而是通过展出当代艺术来呈现一个不断扩展的世界。这些美术馆的兴起并非步西方传统美术馆观念的后尘,更多考虑的是什么可以成为艺术,而不是这座建筑中可以做什么事情,后者可以轻易移植到不同地方。
这为中国发展中的新兴美术馆提供了灵感,“如何从物理的存在之中跳出来”将成为未来美术馆发展的亮点。“无墙的美术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让深藏美术馆的艺术作品与大众有更多的互动,在美术馆建筑的物理空间无法承载所有藏品的展出时,如何“活化”藏品成为美术馆的主要思考方向。打破美术馆与大众之间藩篱的主要手段是藏品的公共化,主要体现在藏品的数据公开化、藏品外展等。另外一件重要工作是基于美术馆藏品的公共教育,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公共教育是美术馆的大众媒体艺术普及性教育模式,同时它也是一项社会责任。